第二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知道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
2、明确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腐朽的
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3、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联系,
教学难点: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件元软途慧网e70d优学司公技1737是有科广术-东限升
教学方法:本框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案例的作用。 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回忆文化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有别于经济、政治,同时三者又密不可分。那么,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本课时,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探究:P9
归纳:有的内容难以归类,正是因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经济越发展,政治越进步,越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讲授新课: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对此,要把握以下几点:
(1)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2)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由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的,并反映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绝对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物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了,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4)文化不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课堂练习: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
社会文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公001d2db9学方技1737是acc8优369e92c1途得科量司-升件3996b25e元东有西限广术63238843网e70d软上慧
2、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地域上看)
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从性质上看)
巩固练习:P10相关链接
思维拓展:P10专家点评
结论: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这些文化都
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过渡):文化不但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而且相互交融。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特点日益显著。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代特点)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采用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材料一:200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 9年,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25至5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
材料二: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问: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1)在经济发展中,教育、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经济发展)
(2)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从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
有西技1737是acc8fb02元件3996b25ead8d5cec东广术63238843-软上6e4d法升d746网e70d学方慧心途得学优369e92c1限费科量公001d2db9司
注释: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业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材料: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
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结论:(1)国内民主政治方面: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2)国际政治斗争方面: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 内容。
(过渡):文化不仅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作用
越来越突出。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处理P12探究,知道: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我国的策略:
(1)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2)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道精神
【课堂总结】:
本框介绍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
板书设计:
学方4015慧心有西途得学广术63238843学优369e92c1技1737是acc8fb024afc科量东件3996b25ead8d5cec限费-网e70d软上6e4d法元升d746公001d2db9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