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对比英国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从世界交流的频率、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整体世界到来的含义;总结世界市场形成的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基本特点;科技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西方殖民手段的变化,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影响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搜集科学家为科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的故事,在班级进行交流;总结电气时代的科学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影响我们的事例,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比较两次科技革命的不同,了解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进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活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了解西门子、爱迪生等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学习他们为科学不断探求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的人生态度,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通过整体世界到来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增强,认识开放地和独立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人格;结合人类对世界的分割从暴力手段逐渐向和平方式过渡,树立和平与发展并重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世界连接成为一体。
难点:整体世界到来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积极影响和导致世界动荡。
导入新课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新课:
一 电气时代的来临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生
19世纪下半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1)前提:
首先,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统治地位得以稳固的资产阶级,反过来又充分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各项政策,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政治前提)
公途有4d32科广技e185元件司软升东是学-优慧网限
(2)条件其次,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如电磁理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如金属冶炼工艺的创新,为新的工业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的工业革命准备了市场条件;大量积累的资本为工业集中和资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也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资本。这一切都为新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870年以后,一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化工技术的发展等方面。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中心:美国和德国。
(2)主要发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放映机等。
(3)钢铁工业的发展,重工业进入“钢铁时代”。
(4)新兴产业的兴起:
①汽车工业②石油工业③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
(5)传统产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让学生阅读教材,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紧密结合。
第四,后起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慧学得件477f有4d32元9565软广-高网司学7394d7f1f10f0157技e185东是限优西升途公科
4.影响:(1)生产力方面: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关系方面:
A、生产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更多干预国家政权。
介绍垄断组织,具体如下:
原因: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根本原因);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直接原因)
概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石油、汽车、钢铁等工业部门中,相继出现了垄断组织。这些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价格和市场,以赚取高额利润。
意义:它产生后,使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企业改进经营公里水平,促进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B、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工业总值迅速提高,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占主导,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C、经济思想:自由主义逐渐被凯恩斯主义取代。
(3)国际关系:
A、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B、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变化,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二 瓜分世界的狂潮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实力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东西方差距拉大。
②目的: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列强为重新分配世界而激烈斗争。
3.特点:全球扩张,掀起瓜分狂潮;老牌殖民主义强国占优势,后起帝国主义国家更加疯狂。
4.美国的扩张
(1)称霸西半球
①早期重点是建立美洲体系:1823年门罗主义;1889年打者“泛美主义”旗号,成立“泛美同盟”,建立拉丁美洲“后院”;
②19世纪90年代,马汉提出“海权论”;1898年发动“美西战争”;
③20世纪初确立了西半球的霸权。
(2)谋求太平洋的利益——倡导设计新殖民主义。
①19世纪中期开始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商业公平”、“不割让主义”、“保全”中国。
②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海约翰提出“自由贸易”原则,重申“公平贸易”原则。
三、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世界一体化的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②交通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
(3)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
(4)标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5)内容:①物资和物种的交流;②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③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④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
2.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1)促进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
技e185升a3a8学7394d7f1f10f01575e07东是9ec3df32网是有4d32-高法7f74ab7d科智315199244d94限心优西94d23ff2的高广公804f慧学得软954c学点司件477f47d7习得途1bdda5dd元9565心
(2)使生产社会化的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
(3)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
3.评价
(1)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
(2)扩大了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了各国间的矛盾。
小结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各地区的封闭状态,逐渐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为什么在以后的400年间会产生这样的奇迹?简而言之,是由于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工业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电力与电报、电话和无线电通讯等伟大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更光明、更美好的新时期,也使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把全世界都成为它的活动舞台,不间断地掠夺世界各地区,到19世纪末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终于把世界瓜分完毕,世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而最终建立起来。
课后思考
“现代科学奇迹般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同时也制造了置人类于死地的大规模杀伤武器;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人类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却破坏了这个基础;现代人口爆炸迫使人们降低出生率,而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延长了人的寿命,降低了死亡率;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却追求生产和经济的无限发展;工业发达国家的富裕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形成明显对照,等等。”(引自尹希成《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哲学研究》1993年第3期)
当今,可耕地锐减、植被破坏、森林萎顿、某种矿产能源即将告罄,及至气候恶化,地球四大圈层失去稳定等等,这些均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你对解决这一现象有何建议?
思路:无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战略选择,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和环境保护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的迅速增长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