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上海卷(政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2017年07月25日 浏览:

(2016年高考上海卷)

曾几何时,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变成了延绵不绝的“光头山”。四川人民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再现了满目苍翠的浩瀚林海,简称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生态屏障的建成折射出当地人民

A.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发挥人定胜天的气概

途444b元软的-东465c径网西4a6d升广4d67优学公科慧件限技司上f0d1f9f8有 B.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生态变化的趋势

C.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努力改造生态环境

【答案】D

【解析】 四川人民经过苦心经营,建成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的结果, D项符合题意;“人定胜天”的理念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故A理解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预见发展变化的趋势,故B和题意不符;材料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了成功,不是强调人们的实践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C项不选。故选D。

有点途444b3148优慧升-公智4cef件学技限元9f28软的司上f0d1f9f8a9f2东465c径广4d67西网西4a6d科 【考点定位】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名师点睛】 本题体现了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了成功。这里需要明确:做事情要想成功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中,尊重客观规律是事情成功的第一位的因素,是成功的前提,不可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做是第一位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