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
广科a50d慧有优限87bc上学高软件-元升司网493f西技途公107c832a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奋起抵抗,历时八年,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日战歌,他们的英勇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伫立在世界东方之林。
新课学习
一、全民族的抗战:
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
(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
(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
(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
(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
(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影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为此要矛盾,促使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固的长城,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优软96828621广1731-元途网493f西43ab3129a11c公107c832a科a50d东技升径慧司得秀限87bc上学高件有 (2)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长期坚持抗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对团结中国人民抗战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合作探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提示:①1935年华北事变时,中国共产党于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②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瓦窑堡会议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作了进一步阐述。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后经过国共两党谈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共两党成功地实现了第二合作。
3、两个战场的抗战:
(1)国民党:正面战场
①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军,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
②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之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备课资料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
1937年7月7日夜间,驻北平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时,藉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日军就将宛平县城包围,多次开枪向宛平城内射击,并以迫击炮攻城。当日军进行军事演习挑起事端之时,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111旅旅长何其沣,一面向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报告,一方面指挥城内守军第
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还击。第29军司令部发出命令:“命令全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中国军队抗日的枪声在卢沟桥打响了,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一篇关于准备抗战的谈话。他表示:“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同时又说:“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8月13日上午9时15分起,日海军陆战队在铁甲车的掩护下,由宝山路商务印书馆旧厂址出发,于横浜桥过淞沪铁路,向宝山路我军阵地进发,并开枪射击。我方保安队为自卫起见,用机枪扫射,打退了敌军,日方士兵死5人,伤10余人。下午3时50分,日军开始大规模进攻,并以大炮轰击,我军奋勇抵抗,这就是“八一三”事变。
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增兵上海,成立第三战区。冯玉祥任司令长官,顾祝同任副司令长官,陈诚任前敌总指挥。9月,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组织大规模的“淞沪会战”。
淞沪抗战历时3个多月,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共投入12个师团及侮空军、特种兵部队30余万人的兵力。中国军队先以冯玉祥为总司令,后由蒋介石兼任,共投入70余个师70余万人的兵力,伤亡高达25万人,日军在此役中共伤亡40672人。淞沪守军浴血奋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打破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
优根方司得秀378cbd54公107c832a软96828621途慧5ce1be72技学b1f0科a50d学高bb6ebd4ecb33网493f西43ab3129a11cb264ec49限87bc上4c05是元-智升径上点广173197e2东件有
【备课资料2】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左侧有东跑池、老爷庙等制高点,右侧是白崖台等山岭。在关前,是一条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的狭窄沟道,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1937年9月2日,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团一部,由灵丘向平型关进犯,并占领东跑池地区。八路军115师决心抓住日军骄横、疏于戒备的弱点,利用平型关东北的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24日深夜,115师利用暗夜和暴雨,秘密进入白崖台等预置好的战斗阵地。25日拂晓,日军第五师团第21旅后续部队乘汽车100余辆,附辎重大车200余辆,沿灵丘——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开进。7时许,该部全部进入第115师预伏阵地。第115师抓住战机,立即命令全线开火,并乘敌陷于混乱之际,适时发起冲击,全歼被围日军,大获全胜。
此战,取得重大战果。八路军115师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平型关大捷在日军长驱直入、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的形势下,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疯狂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备课资料3】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
台儿庄是山东省峰县的一个小镇(今属枣庄市),是徐州的门户,它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夺取徐州,占领我国抗战的中心城市——武汉的战略目标,调集所谓“铁军”的矶谷、坂垣师团,分别由津浦线南段、北段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3月22日,为保卫徐州,李宗仁命令孙连仲部进驻台儿庄与日军决战。随着形势的发展,台儿庄之战愈演愈烈。4月3日,国民党军队第5战区指挥汤恩伯的第20集团军由东向西、第2集团军、孙桐萱第3集团军由北向南,大举反攻。至6日,汤军与孙集团军会师,形成对台儿庄内外夹攻之势,并发起全线进攻。1938年4月7日,台儿庄守军从庄内杀出,与外围部队齐头并进,向北追击,一路打得敌人抱头鼠窜。
在方圆不足50公里的地域内,日军先后投入第10、第5师团的大部分兵力,共3万余人。中国军队直接投入这一地区的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和汤恩伯第20军团支部队近10个师,约10万人。此役,历经月余,我军毙伤日军11984人,俘虏719人,缴获大炮31门,装甲汽车11辆,大小战车8辆,轻重机枪1000余挺,步枪10000余支。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初期最大的一次胜利。
【备课资料4】抗战中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战场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4个半月,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并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决定调整作战序列,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同时决定以第5、第9两个战区所属部队保卫武汉。参加武汉保卫战的部队以及空军、海军,总计14个集团军、47个军,作战飞机约200架,舰艇30余艘,总兵力近100万人。
为了进行武汉作战,日军大本营在华中地区集中14个师的兵力。直接参加武汉作战的是第2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共9个师的兵力,约25万余人,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共有各型舰艇约120艘,各型飞机约300架。
武汉保卫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毙伤敌近4万人(日军承认伤亡共3万余人,中国方面宣称日军伤亡在20万人以上,双方都有夸大之处,实际日军伤亡当不少于10万)。此战意义重大。它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日本妄想迫使中国屈服、早日结束战争的计划,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③结果: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的胜利,但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
(2)共产党:敌后战场
①路线:1937年召开洛川会议,制定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或全面抗战路线)。
②活动:a.开展游击战争,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术;
b.建立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战;
学高bb6ebd4ecb33东技学b1f08adf件点软96828621462f公107c832a慧5ce1be72学司得秀378cbd54网493f西43ab3129a11cb264ec49方元-智4ff5升径上点优根方方费途93d8限87bc上4c05是广173197e2414e有科a50d
【备课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开辟的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
名称所部领导人备注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5师聂荣臻中共创立的第一抗日根据地
晋绥抗日根据地120师贺龙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119师刘伯承
c.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合作探究】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和联系
提示:⑴联系:在抗战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抗击了侵华日军的主要兵力,从战略上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在抗战相持阶段,正面战场仍坚持对日作战,但战略地位日益降低,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共双方在战役或战斗中的配合日益减少,但两个战场还是保持着互为需要的战略配合关系。从1944年4月开始,正面战场又重新成为日军战略进攻的重点,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时,敌后战场展开了仍属游击性质的局部反攻,这时,两个战场的对立和各自的独立性更为突出,但在战略上的配合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⑵区别:①抗战路线不同。前者推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后者实行动员和依靠全民族一切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②抗战的坚决态度不同。国民党坚持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抗战后期更是抵抗势头减弱,反共现象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和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后期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③依靠的武装力量不同。前者是国民党政府的200万正规军,同时依赖美英援助;后者是中共领导和指挥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还有民兵,经济上主要是自力更生。④战场范围不同。前者在国民政府的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阻击敌人的进攻;后者在日战区创建若干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⑤作战规模和方式不同。前者多是大兵团的大会战,打的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后者是小规模的伏击战,打得基本上是游击战和有条件下的运动战。⑥战略地位不同。前者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逐步上升为主战场。到抗战后期,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与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以殇为题回顾了发生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给中日两国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对人的肉体毁灭而言,它是生命之殇,对人类文化的践踏而言,它是文明之殇,对人类发展而言,它是人性之殇,这场殇之战已过去整整66周年了,今天我们如何面对这段历史,如何反思这场战争是衡量我们如何面对未来勇气的砝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学会不盲从别人的结论,而是从中得出自己的认识,我更希望,人类社会再也不要出现人为之殇,各种文明在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能够开出文明之花结出共生之果。
板书设计:
一、全民族抗战
1.卢沟桥事变
2.全面抗战路线
3.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
2.潘家峪惨案
3.七三一部队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2.中国远征军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