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单摆》。
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学思路
二、说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对象
四、说教学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反思
首先谈谈教学思路:
新一轮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因此,本节课以“自主、合作、探究” 为中心,体现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三维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二册第九章第四节《单摆》。这节课是简谐运动的实例应用,是高中物理机械振动的核心内容。所以,这节课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三维目标方面:
知识与技能:知道单摆的运动规律及影响周期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科学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补充,让学生获得难忘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多媒体的综合直观性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发学生的创造需要。
教学重点、难点:是单摆的运动规律、振动图像及影响周期的因素。
教学资源:是多媒体教学课件及单摆的有关配套设备。
下面谈谈教学对象: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谐运动的特点、条件等有关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简谐运动的两个特例,从而促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一目标的完成。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我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情况,选择了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法方面:
一、是分阶段探究,化解难点。在课堂上,我实施了不同的教学模式,并在适时、适量的进行指导,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完成学习的信心。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借助多媒体技术,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能对教学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进程,从而为实现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提供技术保障
学法方面:
主要有思考、讨论、实验、合作学习等。
下面,谈谈教学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提问,设疑导入;
组织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借助多媒体介绍本节的知识要点,展示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中单摆的现象。在这里,我利用了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克服了文字说明的抽象乏味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首先,我指导学生根据单摆的受力特点,指导学生证明单摆小角度摆动其实就是简谐运动。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了多媒体为载体,创设了物理过程情境,方便了新旧知识的联系,简化了演绎原理,启发思维,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改造。
对于单摆的振动图像,常规实验比较难做,效果也不如人意。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呈现生动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形象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松就攻破这一难点。
关于影响单摆的周期因素,我引导学生去探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与单摆周期相关的因素。学生的猜想性结论,即使正确,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这种推测是否正确,还需要实验的验证。
学生小组交流后,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性结论。由于受实验条件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将所有的情况都进行验证。特别是,对于重力加速度对周期的影响,学生有可能想不到,即使猜到了,对于常规实验也无法验证。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画模拟了几种情况下的运动,尤其是在地球、月球上的单摆的运动情况。通过信息技术的特长,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最后推出单摆的周期公式,进而突破重点和难点。
接下来,进入第三个环节:举例应用,加深认识。
展示丰富多彩的摆钟实物图片,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个环节是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师生一起将本节的知识再梳理一遍,解决教材的三维目标。
东d3f7秀件43d5途习广元限4c12df0c方学慧科57c5c96c技4fca司升有-软优高公4b6d网1d50根
最后一个环节是思考讨论,知识应用。学生通过对练习题的分析,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个是本节课能遵循教学规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另一个是在探究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认知程度。
最主要的是,本堂课合理地运用了现代教育媒体的独特功能,创设了一个友好界面,使学生能在一个形象直观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参与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最终达到了学有兴趣、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多,高效率、全方位地组织教学方面仍需改进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