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二历史《亚洲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2017年07月31日 浏览:

一、 教材分析

(一)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主要分析了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其经验教训对今天改革开放的中国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分析、掌握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预习、按小组收集、整理相关历史材料;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把全班同学按“东亚、南亚、西亚、东南亚”四个方位就座,并各派一代表发言,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其不足之处和解决的办法;分析、讨论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评选本课最佳小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亚洲经济发展,使学生认识:要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培养其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反对“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斗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斗争的精神。

(三)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原因、特点; 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难点: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依据:中国是发展中的大国,地域广阔,亚洲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都有可能在中国出现,故学习他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故定为重难点。

二、 教法学法

升方公件41d5cc5d元网48a3途06ec47a34139-6683d10b心广科软费f0c5东上有秀学9d62司技根be97限费优慧
1、 学情分析: 本校是三级达标的农村完中,学生基础较差,但是经过一年半的高中学习,已初步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分析、归纳能力有所提高,自学能力增强。

2、 教法学法: 依据本校学生实际,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模拟召开“21世纪亚洲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教师充当主持人,学生采用“角色扮演”法分小组扮演亚洲各地区代表,讨论、总结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概况、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集体讨论亚洲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自由发言,就“亚洲经济的发展战略”提出设想。全班学生按个人特长,自愿优化组合,分成四小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各具特长,资源配合均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三、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理念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1世纪亚洲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开幕式 播放音乐《亚洲雄风》并展示亚洲相关图片;作简短的“研讨会”开幕式发言。 四小组分别按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行政区域位置呈半圆型就座。感受“研讨会”氛围。 通过播放音乐和图片,创设课堂学习气氛。教育实验表明,采用“非正式座位模式”,能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更多的交流,是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最好的环境。本课把学生分成四组按亚洲行政区域呈半圆形就座,营造“研讨会”气氛,利于学生合作、交流。 学习新课 展示亚洲经济发展情况(主要有新加坡、韩国、印度、西亚等) 主持并作简明的鼓励性点评 四小组各派一代表按亚洲经济发展顺序依次上台发言,总结该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原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