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原理 | 常用方法 | 优点 | 缺点 | 应用 |
杂交 育种 | 基因重组 | 杂交→自交→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纯合优良植株 | 操作简单, 目的性强 | ①育种时间长 ②局限于同一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物种杂交 |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
诱变 育种 | 基因突变 | 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 法处理生物,然后再 进行筛选 | 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工作量大 | 高产青霉菌,“黑农五号”大豆品种等的培育和高产雄性家蚕的培育 |
单倍体 育种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①通过杂交使优良基因集中于同一个体 ②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③将单倍体幼苗经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子, ④从中筛选出优良植株 |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子代均为纯合子,加速育种进程 | 技术复杂; 常需要与杂 交育种配合 | 用纯种高秆抗病小麦与矮秆不抗病小麦快速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
多倍体 育种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所需品种 | 所获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 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 |
基因 工程 育种 | 基因重组 |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再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 | 目的性强,能定向地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育种周期短;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技术复杂, 安全性问题多 | 转基因“向日葵豆”、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
植物细 胞工程 育种 | 植物细胞 的全能性 | 去除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 |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 技术要求高 | 白菜—甘蓝的培育 |
动物细 胞工程 育种 | 动物细 胞核的 全能性 | 核移植→胚胎移植 | 用于快速繁育优良动物,挽救濒危物种 | 克隆羊“多莉”、 高产奶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