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三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

2017年09月14日 浏览:

2.2 气压带和风带(第2课时)说课稿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的实际运用,又是后面研究自然带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础,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有7ad42939优司升学上费公4f6b途的广-习慧元东学e43e123d网9dbb497c件智限技科f7ca4e77软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造成的气压中心变化及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2)了解我国受不同的气压中心控制下形成的不同气候;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成因;

(4)了解这些气候的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

东学e43e123d得软3a9f根科f7ca4e7797f3途的元1715233e方学上费得网9dbb497c件智限4f40司公4f6b技有7ad429391b2e-习慧4232广径优升

(1)通过复习绘制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图示分析,让学生学会读图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

(3)通过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机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技件智软3a9f根限4f40司东学e43e123d得广径途的b401术科f7ca4e7797f3公4f6b心网9dbb497c优4e3f学上费得-习有7ad429391b2e慧4232升元1715233e方

(1)地图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对课本上四幅地图的判读、分析来实现,因为涉及到全球海陆分布的基础知识,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故确定地图法为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2)引导启发教学法:给学生动脑、动口的机会,启发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收集材料,利用多媒体将静态信息加工成图、色、形、声的动态信息,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2.学法

(1)问题解决法:根据教师设置的情境,学生开动脑筋,主动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考、分析、探索、解决问题,达到启发创新思维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2)讨论探究法: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

优4e3f4565西司广径学上费得技有7ad429391b2e高升限4f40公4f6b心东学e43e123d得dfef慧4232软3a9f根网9dbb497c4b8a件智科f7ca4e7797f3元1715233e方-习途的b401术 享、在快乐中得到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底图,请学生上来画出六个风带和七个气压带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把那些假设条件一个个去掉,形成了三圈环流,最后还剩下一个假设条件:假设地表均一,那我们再把这假设条件去掉。也就是说地表不均一,主要考虑了海陆的差异,那么具体情况会什么样呢?

点击下载:高三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