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能做到学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就能学也学了,玩也玩了。可真实状态却经常是:该做的事情没做,但时间也没有用来娱乐,而是浪费消磨在不知什么的小事上了,又因为事情都没做完的压力,觉得好累啊!
沉浸工作法是一种短期聚精会神工作法。每十五分钟为一个小隔断,一个小时可以分为4个小隔断。然后在每个隔断开始的时候,你可以自由选择:是工作,还是休息(娱乐),无论选哪种,都要做够十五分钟后,再度选择。
以我自己为例。开始时先定好闹钟,问自己:在接下来的十五分钟里,是写作还是玩?
广升408f费限4fa6af81公8d2a4be5-司东优9e99慧网学术b384技西有途高软件量元9dad科
我选了写作。计时开始,我也开始心无旁骛地写作。正写到高兴处,闹铃响了。第2个隔断即将开始,我再次面临选择:是写作还是玩?因为状态正好,所以还选写作。
铃声再次响起,这次我已经有点累了,所以选择玩,于是刷手机、喝咖啡、站起来走动,玩了1个隔断以此类推。
一个小时之内,我一共写了3个隔断,只在中间休息了1个隔断,总共完成了3500字。对比平时经常吭叽俩小时也憋不出一点文字,产量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途高费司4f38广c6da675a科软东高升408f费秀4056有优9e999284公8d2a4be5技西是元9dad费a65a件量42fb-网术慧心学术b384b6aa限4fa6af81
这种沉浸工作法有几个优点:
第一是解决了冷启动问题。
司4f38科c9cb东高升408f费秀4056件量42fb途高费限4fa6af814630量学术b384b6aa网术软方-公8d2a4be5997c747d技西是有慧心元9dad费a65a广c6da675a秀优9e999284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所谓拖延,其实就是启动不了,总是缺乏开始的那种决心和行动力。而沉浸法的好处则是:你不用想太多,设好闹钟,铃一响立刻开始做选择,即便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学习,反正十五分钟很短,一会就过去了,毫无压力,很容易开始。
第二是时长很合理,15分钟不容易让人有压力。
以前试过番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25分钟都快半个小时了,感觉好长啊!工作了那么长时间后才只能休息5分钟,又感觉好短!而且一会25一会5,感觉上很复杂,每次都要在纸上写下开始结束的时间才行。
第三个优点就是专注当下。越是专注于当下,越容易聚合精神。
升408f费秀4056元9dad费a65a48a5软方有4650-点学术b384b6aa4d92学慧心14540659件量42fb智15df8dc4限4fa6af814630量根a7ca科c9cb广c6da675a秀东高是优9e999284技西是秀的公8d2a4be5997c747d途高费网术司4f38 我以前写长篇小说的时候拖延就特别明显:一想到架构里有300多章,我才写了十章不到,立刻就泄气了。但沉浸法不让你看那么远,你不用想写完第10章后还有290章,你就只需要在十五分钟里踏踏实实地写就好了,甚至不用想第10章能不能写完,反正在闹钟响前,能多码一个字是一个字。
第四是自由度高,比较灵活。相对而言,番茄法就比较僵化,闹钟响了,我必须休息五分钟可是这时工作刚刚渐入佳境,休息五分钟后又得重新进入状态。而沉浸法则是让你自己选:接着工作?还是玩?如果有状态就选工作;累了就玩。
以前我写过一些时间管理和关于战胜拖延症的文章。写这些的时候,我一直有个疑问:人们为什么总想去学习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和战拖这些反人性的东西呢?是真的为了让自己工作得更高效、学习更多知识吗?
其实不是。
大部分人都只是对自己现在的状态不满意而已。大家在寻找一种途径,无论途径是叫战拖还是时间管理还是精力管理,都只是为了能更好地管理自己,不再有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的罪恶感,从而获得那种人生尽在掌握的感觉。
我始终觉得:一个好的方法,必须足够简单。因为只有足够简单,才能被记住,才能反复实施,而实施了才能看到效果,更愿意坚持。
课后有人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每天应该沉浸多少次?
高地清风的回答是:不要在意沉浸的次数。真正值得在意的,是你在沉浸中的感受。当你真的进入了那种浑然投入、而忘我的状态时,无论时间长短,都请牢牢记住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