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常见的卤族元素与水反应,一定符合:X2+H2O=HX+HXO类型。
不一定:F2与水反应方程式应是:2F2+2H2O=4HF+O2
2.卤族元素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一定是:X2+2OH-=X-+XO-+H2O,即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与强碱反应生成无氧盐、低价态的含氧酸盐和水。
不一定:F2与强碱溶液反应方程式例外。
3.AgF,AgCl,AgBr,AgI见光一定分解,有感光性。
不一定:AgF稳定,见光不分解。
4.卤化银一定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HNO3。
不一定:AgF溶于水。
5.卤族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既能是负价也能显正价。
不一定,F在化合物中只能显负价,不显正价。
6.卤素的无氧酸一定都是强酸。
不一定,氢氟酸却为弱酸。
7.氢卤酸一定不与硅或二氧化硅反应。
不一定:氢氟酸却能和硅或二氧化硅反应。
8.卤素单质和铁反应的生成物一定都是FeX3。
不一定:I2与铁反应只生成FeI2。
9.金属氧化物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不一定: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Al2O3,ZnO为两性氧化物。
10.非金属氧化物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不一定:CO,NO是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们不是酸性氧化物。
11.酸酐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不一定:Mn2O7是HMnO4的酸酐,但它是金属氧化物。
12.一般来说,具有金属光泽并能导电的单质都一定是金属 。
不一定:石墨具有此性质,但它却是非金属。
13.无机物间的反应一定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类, 即化合多变一,分解一变多,置换单对单,复分解两对换。
不一定: CO2+NaOH=Na2CO3+H2O
该反应就不属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类反应。
14.一般来说,酸性氧化物之间一定不发生反应。
不一定:如果其中一种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另一种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则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SO2+NO2=SO3+NO
15.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Ca(OH)2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仍然为饱和溶液。
16.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
不一定:大部分物质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还是饱和溶液,而个别物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者就不是这样。如,Ca(OH)2的饱和溶液,其降低温度因溶解度增大而使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
优9493软司-术径技8cdb科升途元东学广慧有术4a1a限智件术公48c58159c943网
17.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不一定:NaHCO3是酸式盐,但它的水溶液显碱性。
18.一般地说,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氢前面的金属一定能从酸中置换出氢。
不一定:这是指稀酸和非氧化性的酸,否则不能置换出氢,如Mg与HNO3或浓H2SO4反应都不放出氢气,因氢很快被氧化成水。另外,冷的浓硫酸或浓HNO3能使铁、铝钝化。
19.强酸一般制弱酸,弱酸一定不能制出强酸。
不一定:在一般情况下,弱酸不能制强酸,但在特别情况下,弱酸可以制出强酸。如:
H2S+CuSO4=CuS↓+H2SO4
20.酸与酸一定不发生反应。
不一定:强氧化性的酸(如浓H2SO4)与强还原性的酸(如氢硫酸)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H2S+H2SO4(浓)=SO2↑+S↓+2H2O
21.一切物质都一定是由分子构成。
不一定:食盐(离子晶体)是由离子构成,金属是由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22.碱与碱一定不发生反应。
不一定:具有两性的Al(OH)3与NaOH溶液可以发生反应。
2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不一定:NaHCO3,(NH4)2CO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但它们既不是两性氧化物也不是两性氢氧化物。
24.一般来说,酸性氧化物与酸一定不能发生反应。
不一定:具有氧化性的酸性氧化物与具有还原性的酸则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H2S+SO2=3S↓+2H2O
25.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一定写成:
H++OH-=H2O
不一定:氢氧化铁与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应为:
Fe(OH)3+3H+=Fe3++3H2O
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写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因此,H++OH-=H2O
一般只能表示强酸与强碱溶液反应且生成的盐可溶于水的一类反应。
26.H++OH-=H2O一定表示强酸与强碱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不一定:比如有的酸式盐和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可以写成:
H++OH-=H2O
例NaHSO4+NaOH=Na2SO4+H2O的反应。
27.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不一定:下列反应不完全合乎这条规律:
慧件术径的东高b2a3科秀限智的有术4a1a7cf1d2204ce5升优9493fbd2ac2d软-术径e5491112元网途公48c58159c943得学a0db广学司技8cdb
2H2S+Fe(OH)3=2FeS↓+S↓+6H2O
这是因为Fe3+的强氧化性和S2-的强还原性使这个反应显示出了特殊性。
28.按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不一定:比如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其反应原理是钠先跟溶 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即: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
又如:Mg与FeCl3溶液反应,不能将Fe3+还原成Fe,而是:
FeCl3+3H2O=Fe(OH)3+3HCl
Mg+2HCl=MgCl2+H2↑
29.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顺序,其阳离子由左到右的氧化能力一定逐渐增强。
不一定: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的总的趋势是正确的,但个别情况有例外,如得电子能力即氧化能力:Fe3+>Cu2+。
30.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所构成 。
不一定:氕(11H)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31.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小于或等于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
不一定: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氦原子核外只有两个电子,但它们全是非金属原子。
32.一般来说高沸点酸一定可以制低沸点的酸。
不一定:下列反应却是由低沸点酸制得了高沸点酸:S+2HNO3=H2SO4+2NO↑
由于NO的析出,化学反应向右进行,就形成了特殊的反应。
33.阴离子一定只具有还原性。
不一定:Na2O2中的过氧根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NO3-,MnO4-,ClO4-等阴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具有氧化性。
34.阳离子一定只具有氧化性。
不一定:Fe2+就具有还原性,其实例反应为:
2Fe2++Cl2=2Fe3++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