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天津卷(政治)-经济生活

2017年09月06日 浏览:
2016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材料一

材料二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

材料三 浙江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成功并购具有典型意义,2002年该集团根据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萌发了海外并购的念头,为实现从低端到高端的跨越式发展,吉利集团选择并购沃尔沃,为此制定了完备的方案,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吉利集团于2010年8月成功完成对沃尔沃的并购,几年来,该集团业绩稳定,快速实现了转型升级。

12.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13.依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14.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12分)

15.有人认为,中资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能够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对此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12.答案

①2015年较图22014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上升,数量增长快于金额增长。②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业拓宽,结构优化。

解析

本题是描述类命题,要求考生描述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做此类命题最关键的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首先认真审图表:分为审表头、审图表内容——进行横比和纵比、审注释三步。其次把得出的信息运用术语表述出来,最后结合实际加以概括升华。

图2表头2014-201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看图表比较可知:2015年较2014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项目的数量与金额上升,图3为1995年与201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覆盖行业对比,比较可得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行业拓宽,结构优化。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走出去”的成果 ,这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也较为密切,要求考生牢固掌握知识,能结合材料灵活运用。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干中设问的方向,是描述类命题,提取材料信息,运用经济学术语表达图表中的信息。2、防止答题中的漏点现象,提高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易错点

审题不认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差,不能运用经济学术语表达图表中的信息。

13.答案

(9分)①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②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③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解析

(2)本题属于意义类命题。解答时,注意仔细审题,从设问中可以提取以下信息:经济生活、企业、海外并购,从材料中可以提取以下关键信息:中资并购侧重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分别可以得出以下答案要点: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我国企业提高自主创新和品牌竞争力(即企业经营成功因素第二点)、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有利于促进双方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推动经济全球化。对要点整理,使之条理清晰。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意义 ,涉及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知识点,这是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也较为密切。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干中设问的方向,是意义类命题,提取材料信息,结合题干要求多角度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2、防止答题中的漏点现象,提高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易错点

1、审题不认真,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2、不能调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对企业自身的意义,对国家的意义,对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意义等多角度分析。

14.答案

①吉利集团的海外并购充分考虑了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和自身条件,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吉利集团通过恰当选择对象,科学制定方案,从而成功实施并购,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充分发挥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③吉利集团遵循市场规则,成功并购,实现转型升级。这启示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解析

本题实质属于启示类题目,知识限定为辩证唯物论,指向是说分析吉利集团案例对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启示。此类命题要重点答出哲学方法论。考生资分析作答时,首先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下:吉利集团根据自身条件,萌发海外并购念头;制定完备方案,成功并购。遵循国际商业规则,运用市场运作方式,成功完成并购。分别可以对应: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性结合起来。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这是生活与哲学的重难点,也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可结合的材料较为广泛,要求考生牢固掌握知识并能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解题思路

1、审材料,明确题干中设问的方向,抓住关键词,根据题干设问中限定的知识进行回答。2、防止答题中的漏点现象,更防止跑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

易错点

1、不能准确根据题干的知识限定进行回答,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中的设问方向是启示类命题。不能侧重于方法论进行回答。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准确的调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不能结合题干的要求具体分析。

15.答案

①此观点错误。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从短期看,海外并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海外并购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知识点。本题是评析题,做此类题需要辩证看待题中观点,指出其合理性及其理由,其不合理性及其理由。中资企业大规模海外并购可以缓解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因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其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要求考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结合材料分析问题。

解题思路

1、审材料,调动调动和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2、明确题干中设问的方向,评价题干中的观点并说明理由。3、拓宽思维,防止答题中的漏点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调动迁移知识的能力。

易错点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完整的调动和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2、不能结合所学经济理论分析题干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