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天津卷(地理)-等高线

2017年09月06日 浏览:
2016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1.图1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2.该地区5000年来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反映了()

A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B气候持续性变暖    C海滨泥沙不断淤积    D地壳阶段性下沉

3.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4.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元东网e1bc7682广学途西司6e3a0176-升件限有科软公技慧优

A海拔高度低     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    D距海远

(1)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古海岸线分布,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古海岸线大致从西北向东南变化,且④古海岸线离现在海岸线最近,说明该处地势最低,故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故C项对。

考查方向

本题以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地势的高低,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认真读图,先读图例,判断古海岸线随时间变化方向,再根据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判断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

易错点

总体来说西高东低,但西北高东南低更准确。

(2)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地区5 000年来海岸线位置不断变迁,再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堆积作用,据此可判断海平面是间歇性下降的。故A项对。

考查方向

本题以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天津市地理环境的变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推进,说明海平面不断下降。

易错点

本题易错原因主要是不理解贝壳堤的形成原因。

(3)答案

B

解析

根据天津市等高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天津市北部地区海拔高,位于迎风坡,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多地形雨,故降水多。故B项对。

考查方向

本题以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天津市北部降水较多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降水的影响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纬度等,降水类型有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地形雨等。

易错点

对降水类型掌握不牢。

(4)答案

C

解析

根据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可以看出,气温从甲地向四周递减,说明该地存在热岛效应。且根据天津市等高线分布图可以看出,甲地地形平坦,因此排除地形原因,故A项错;从天津城区政区分布可以看出甲地位于主城区,人口多,经济发达,会产生热岛效应。该地离海洋较近,排除D项。

考查方向

本题以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为背景,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城市热岛效应或称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城市与郊区地表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二是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三是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温作用。

易错点

受图中等降水量线影响,认为降水少,气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