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备120个文言实词详解+例句+译文(9)

2017年09月08日 浏览:

12 0个实词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

察朝曾乘诚除辞从

殆当道得度非复负

国盖故固顾归过何

恨胡患或疾及即既

假间见解就举绝堪

克类怜弥莫乃内期

奇迁请穷去劝却如

若善少涉胜识使是

适书孰属数率 说私

素汤涕徒亡王望恶

微悉相谢信兴行幸

修徐许阳要宜遗贻

易阴右再造知致质

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八十一、素

★推导提示:“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没有染色”说明是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所以老子说:信言不美。

■成语助记:素昧平生 我行我素 素餐尸位 安之若素 训练有素 鱼传尺素

81.素,sù

(1)名词

①白色的生绢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孔雀东南飞》)

——十三岁就能织白绸子,十四岁就学习裁衣服。

②白色的衣服,丧服

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唐雎不辱使命》)

——流血到五步之远,使天下人都穿白色的丧服。

③平常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与留侯张良交好。

(2)形容词

①白色的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三峡》)

——到了春冬季节,那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②朴素的,不加修饰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训俭示康》)

——大家都把奢侈浪费当作光荣,我心里却单单把节俭朴素看作美德。

③没有文采的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殽之战》)

——秦穆公穿着没有文采的衣服在郊外驻扎,面对着被放回来的将士痛哭。

(3)副词

①表情态,空,白白地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

——那些正人君子啊,可不是白白吃饭的啊。

②表时间,从来、一向、平素、素来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

——况且蔺相如本来就是地位低下的人。

八十二、汤

★推导提示:“汤”的本义是“开水、热水”。后特指“沐浴时的热水”“中药加水煎制而成的汤剂”(两者都需热水或开水)。开水当然“烫”,故又有“烫”义(后写作“烫”)。

■成语助记:固若金汤 金城汤池 汤池铁城 赴汤蹈火 扬汤止沸 斧钺汤镬 换汤不换药

82.汤,读音一:tāng

名词

①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仆人用热水浇洗。

②汤药

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

——我侍候她服用汤药,不曾停止、离开。

③同“烫”,热敷

病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病在皮下,用热敷的方法就能治好。

④殷商的建立者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五蠹》)

——近古的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汤王、武王起兵征伐他们。

读音二:shāng

汤汤:水大流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洞庭湖)含着远山,吞下了长江,水势浩大,宽广得没有边际。

八十三、涕

★推导提示:“涕”的本义是“眼泪”,流眼泪时会鼻子发酸而流出鼻涕(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故后又引申出“鼻涕”之义。

■成语助记:涕泗滂沱 感激涕零 破涕为笑

83.涕,tì

(1)名词,眼泪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姓蒋的人非常悲痛,眼泪汪汪地说。

(2)动词,流眼泪,哭泣

儿涕而去。(《促织》)

——儿子哭着走开了。

八十四、徒

★推导提示:“徒”的本义是“步行”。“步兵”就是步行的。步行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进一步引申出“徒然,没有效果”;步行还有“只”用脚走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只、但、仅仅”等义。

■成语助记:徒劳无功 徒有其表 家徒四壁 前徒倒戈 马齿徒长 好色之徒 饕餮之徒

84.徒,tú

(1)名词

①指服劳役的犯人

(陈胜)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陈胜)是农村的种田人,又是被征发戍边的役夫。

②一类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郯子之类的人,他们的才能不如孔子。

③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

——孔子的学生没有称道齐桓公、晋文公事迹的。

(2)形容词,空,光

科有a8df术慧得c182e4de件量东aff3技61a48231升学-9d7f费秀途元限49ea软网得9c32司量公优广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百姓发怒,也不过是脱去帽子,光着脚,用头碰地罢了。

(3)副词

①表情态,徒然,白白地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想要给秦国(和氏璧),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十五座城,白白地被欺骗。

②表范围,只是,仅仅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大的秦国不敢派兵来攻打赵国,仅仅是因为我们两个人在啊。

八十五、亡

★推导提示:“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逃跑即人“失掉”,国家“失掉”即“灭亡”;生命“失掉”即“死亡”;东西失掉当然就“没有”了。

■成语助记:亡羊补牢 亡国之音 亡不旋踵 亡命之徒 唇亡齿寒 追亡逐北歧路亡羊 有名亡实 家破人亡 名存实亡

85.亡,读音一:wáng

(1)动词

①逃亡,逃跑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现在逃亡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②失去,丢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秦国没有丢失一支箭、一个箭头,而天下的诸侯已经疲惫不堪了。

③灭亡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所以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是后来才灭亡的,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啊。

④死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

——现在刘表刚刚死去,两个儿子不和。

读音二:wú

动词,通“无”,没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论积贮疏》)

——生产有时间的限制,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匮乏。

八十六、王

★推导提示:“王”的本义是“帝王”“天子”。作动词则有“为王,统治天下”之义,后又作为“臣子的最高封爵”。

■成语助记:霸王别姬 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86.王,读音一:wáng

名词

①天子,帝王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五蠹》)

——现在想用以前帝王的政策法令治理当代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

②一国的君主,皇帝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当初,太医奉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条。

③封建时候的最高爵位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那些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

④战国时期,诸侯多僭称“王”。

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庄暴见孟子》)

——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系好音乐的事情告诉我。

读音二:wàng

动词,称王。指统治天下

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

——沛公想在关中称王。

八十七、望

★推导提示:“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之义;“希望,盼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间的“远”);“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反义引申而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以此时又叫“望日”。

■成语助记:望子成龙 望穿秋水 德高望重 望尘莫及 望梅止渴 望其项背 望文生义 望闻问切 望洋兴叹 众望所归 得陇望蜀 喜出望外 不孚众望引领而望

87.望,wàng

(1)动词

①向远处看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下去看看那些车辙,又登上车,扶着扶手远远地瞭望齐军。

②盼望,期望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日夜盼望着您的到来,怎敢反叛呢?

③临近

并、汾乔木,望秋先陨。(《采草药》)

——并州汾州一带的乔木,临近秋天就先落叶了。

(2)名词

①希望,打算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天(您)没有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

②名望,声望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送东阳马生序》)

——老前辈德高望重,学生多得挤满了他的书房。

③农历的每月十五日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我还记得周蓼洲先生被捕,是在丁卯年三月的十五日那天。

八十八、恶

★推导提示:“恶”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貌丑;一是罪恶。容貌丑陋当然“不好”,会令人“讨厌,不喜欢”。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无恶不作 恶贯满盈 除恶务尽 怙恶不悛 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粗衣恶食

88.恶,读音一:è

(1)名词

①坏事,罪恶

不幸吕帅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不幸先有吕师孟和元军暗中勾结做坏事,后来又有贾余庆向元军讨好。

②坏人,恶人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害怕谗佞奸邪就要考虑使自身端正来斥退恶人。

(2)形容词

①丑陋,样子难看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开过花后再采,根的颜色就暗淡难看了。

②坏,不好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子用了这么多年,像铁一样又冷又硬,我的爱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破了。

③险恶.凶狠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

网得9c32元3791有a8df术39de东aff3b2d0公广上软高科-9d7f费秀智途学件量限49ea司量8bf2的6589优3f36根升技61a48231根慧得c182e4de ——但是危险凶恶的境况层出不穷,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

读音二:wù

(1)动词

①憎恨,厌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憎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有些灾祸就不去躲避了。

②嫉妒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赤壁之战》)

——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能任用他。

读音三:wū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齐桓晋文之事》)

——用小的牲畜换掉大的,他们怎么懂得您的心意呢?

八十九、微

★推导提示:“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是“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小就是“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不是完全没有,故此义用于假设,我们不能感叹古人用词之巧。)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暗暗地”等义。

■成语助记:无微不至 微不足道 微服私行 微言大义 见微知著 人微言轻 白璧微瑕

89.微,wēi

(1)形容词

①隐蔽,不清晰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上来客谈论瀛洲,(大海)烟波浩渺,实在难以找到。

②微小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两广五岭一带的小草,严冬时节也不枯萎。

③轻微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庖丁解牛》)

——动刀很轻,哗啦一下子就把整个牛分解开了,像土一样散落到地上。

④地位卑微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我凭着卑贱的地位,却担任侍奉太子的职务。

⑤不显露的,隐藏其高贵身份的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带领数名骑兵出来,改换身份出行,进入一座古寺。

⑥精妙,深奥

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

——他的文章简练,用词精妙。

(2)动词

①没有,一说“除了”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这样的人,我又和谁在一起呢?

②不是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不只是赵国,诸侯中还有子孙继续当权的吗?

③衰败,衰弱

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教战守策》)

——天下分裂,唐王朝当然因此就衰败了。

(3)副词

①表程度,稍微,微微,略微。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看他放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的,只是略微点一点头。

②表情态,暗暗地,隐约地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暗暗的观察信陵君,信陵君的神情更加温和。

九十、悉

★推导提示:“悉”的本义是“尽,全”。“详尽,详细”不就是“全部”表达出来吗?再进一步引申出动词“详尽地知道”。

■成语助记:悉帅敝赋 纤悉无遗 工力悉敌

90.悉,xī

(1)动词

①尽其所有,总计

悉吾村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冯婉贞》)

——总共我们村里精通武术的也不超过一百人。

②详尽地叙述

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这封)书信不能完全表达我的意思,只是大略陈述一下我短浅的见识。

(2)形容词,详尽,全面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

——古代君王治理天下,是最精细最全面的。

(3)副词,表范围,却、全部、完全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屈原列传》)

——怀王就全部调发国内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