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知识点总结

2018年10月30日 浏览:


1、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比较项目

能量转换

物质变化

完成场所

 

 

 

光能→电能

在光的照射下,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地丢失电子和获得电子,形成电子流

囊状

结构

的薄

膜上

 

电能→活跃的化学能


 

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接受ATP和释放的能量并被还原,经一系列变化,最终形成糖类等富含稳定化学能的有机物

叶绿

体基

质中


2、植物和植物叶片结构的区别

3、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1)途径:

①延长光合作用时间——间作、套作、轮种。

②增加光合作用面积——合理密植。

③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给予适宜的光照强度,保证充足的CO2供应,保证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2)光合作用效率: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

4、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区别


常见种类

与豆科植物关系

代谢类型

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共生固氮微生物

根瘤菌

共生,但有专一性

异养需氧型

提供氨

消费者

自生固氮微生物

圆褐固氮菌

异养需氧型

提供氨、分泌生长素

分解者

5、生物固氮的意义

(1)生物固氮是氮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2)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固氮作用的比较。

①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铵盐和硝酸盐,进而将这些无机氮同化成植物体内的蛋白质等有机氮;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的有机氮。这一过程叫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

②氨化作用:动植物的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氮被微生物分解后形成氨,这一过程叫氨化作用。

③硝化作用:在有氧的条件下,土壤的氨或铵盐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最终氧化成硝酸盐,这一过程叫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产生的无机氮,都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④反硝化作用: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返回到大气中,这一过程叫做反硝化作用。

⑤固氮作用: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还原成氨,这一过程叫做固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