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 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课例研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理解版块
宜川中学课题组 王婷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材必修有五本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必修5第一单的元第一篇课文。
首先,从它所处的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来看,本小说单元要重点学习小说的“主题与情节”。即一是要理解作者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因此,从教材体系和大纲要求上来看,必修五小说单元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归纳主题和概括分析情节,尤其要着重分析情节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与优越性。
其次,从它所处的单元位置看,本单元所选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中国古典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选自外国小说,《边城》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文章。作者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深化主题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教学应引导学生重点体会。
再次,就本篇文章来看,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现状很满足,当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高俅设计陷害他时,他不能像出身下层军官的鲁智深那样奋起反抗,而是委屈忍辱,逆来顺受。高俅及手下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不得不手刃仇敌,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林冲的思想性格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中情节推动着他性格的变化,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
二、说学习目标:
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而学习这个单元,单元提示告诉我们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涵的感情,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此外,还要注意细节描写,体会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特色。
由此我设定的本课学习目标如下所示:
1、 梳理文章的情节结构,学习矛盾斗争过程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2、赏析课文中“风雪”描写的作用,注意分析景物(自然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 挖掘作品主题,了解封建社会“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事实及其必然性。
三、说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分析故事情节,把握林冲性格变化的过程。
理解中国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2、学习难点:分析风雪、山神庙等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理解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的联系。
突破途径:通过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引,经课堂讨论,师生双向互动,突破重难点。
广技途习7cc243b4科件0ae0学4c57有公49d5慧优术是网元限升软高司得43d46be161c3东点- 四、说学法: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相对的也比较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在前面的小说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林黛玉进贾府》、《套中人》,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组织本课教学时,如果只是停留于对课文的情节、语言、动作、心理等的逐条分析上,必然会把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使学生毫无兴趣;若能够抓住一点,设置问题,进行思维导引,使学生深入挖掘,分层阅读,则必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说教法:
在最近关于小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小说教学作了一些探索:以“导”为主,从感觉人手,灵活运用评点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鉴赏和评价。它的具体要求是:综观全局,抓住关键,创设问题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探索,在此基础上,据点作评,教师在关键处作灵活而简明的评说点拨,启发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要使学生的思维之水常“鲜”常“活”,教师就必须在“导”字上下苦功夫,切不可居高临下,以自己的一知半解来堵塞学生的思维之泉。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做好以下两点:第一,要比学生站得更高、更远,避免与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平面上;第二,要知己知彼,懂得学生的阅读心理并设法使学生处于跃跃欲试、一显身手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的教学,我大胆地进行“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方法的尝试。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导入ppt,激发求知欲(5分钟)
画面1:高俅调戏林冲妻,林冲紧握拳头。
画面2:林冲刺配沧州途中,林冲被小人整治,一路咬牙隐忍。
问题: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而林冲一直隐忍,他会忍到底么?设计意图: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走进文本(30分钟)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设置问题、课堂讨论、比较分析。先讲小说阅读,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解读,其中理顺情节尤为重要。小说中的情节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合理性和优越性,并解说。
(一)复述情节:
沧州遇旧交——密谋害林冲——好言劝林冲——草场交接——路遇古庙——出门沽酒——雪压草料——古庙借宿——真相大白
(二)分析情节:
1.沧州遇旧交:
(1)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2)林冲曾帮助过李小二,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善
(3)林冲:“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在此见你。”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善良、安分,不给自己招惹是非。
如果是鲁智深,他会如何称高太尉?
“久后”,如何理解?他认为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极限,认为自己熬过刑期,就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公49d5是东点广d9e58289升afc9a155科4e08af0d限软高点是-司得43d46be161c34aa6慧智根有09b4元网学件0ae0优术是途习7cc243b47a2974ad法学4c57技
(4)“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善良、为他人着想2.陆谦密谋:
问题:
(1)两个闪字给你什么感觉?让人生疑
(2)还有其他让人生疑的地方吗?请人,不认识;支开李小二
(3)李小二注意到的细节?东京,不认识官营,高太尉
(5)林冲大怒,去买刀寻敌,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血性男儿,刚烈
(5)“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松懈,善良,软弱
3.牢营草料场:
(1)“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看出林冲的性格?有疑心谨慎,未多想,善良。
(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看出林冲的性格?随遇而安
(3)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林冲的性格?细心谨慎,不想惹事。
(4)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对前途充满憧憬、天真。
4.火烧草料场:
(1)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小心谨慎
(2)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跳起身,看出林冲的警觉,开门救火,林冲责任心。
(3)只听得外面有人说起话来
请同学读,问题,每一句话是谁说的?哪一个是富安,哪一个是陆虞侯,哪一个是差拨?为什么不说清是谁说的,而让林冲自己判断?
此刻,林冲的路在何方?忍无可忍,被逼爆发。
(4)三人杀法不一样?
A、林冲先杀谁?后杀害?先后的顺序说明了什么?
先搠倒差拨和富安&再杀陆谦,先收拾次要角色,再对付主要敌人, 差拨是杀害林冲的阴谋的直接献计与执行者,富安是陆谦的伴当、是个走卒,他们都听命
于陆谦,陆谦不仅是主谋,还是背叛朋友的无耻之徒,"
B、杀人的武器有讲究吗?
前二人用花枪利索地结果了。而杀陆谦则用那口解腕尖刀,
升afc9a155优术是慧智根科4e08af0d-司得43d46be161c34aa6技0d12a4be量有09b4公49d5是41e1软高点是元81a35421费网学东点费限学4c57途习7cc243b47a2974ad法广d9e58289件0ae0
C、为什么用尖刀?
距离短,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解恨、痛快,尖刀本为复仇准备。此时不
用,更待何时?"
D.杀陆谦前为何还要宣言“ 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杀人本不可恕,但你陆谦情理难容所以杀人可恕,论情你我自幼相交,情同手足自不当背弃我’。论理,我遵纪守法&规矩做人&你也不当助纣为虐,这句话不但是说给陆谦听的,也是说给全社会听的, 从东岳庙受辱以来的种种新仇旧恨+种种酸楚义愤&全都落到这句话, 先前林冲的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现在终于求无所求、忍无所忍。
设计意图手刃的顺序与武器本似无趣细加品析&也另有滋味’手刃的宣言&很耐人寻味自当认真品读, "
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林冲的话语,一方面让学生认识林冲的性格,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的方法,养成品读小说的习惯。分析细节,让学生明白小说的创作与解读都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 5 分钟)
总结林冲的性格
采取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的小结模式,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 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1.林冲性格发生的变化:一忍再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2.造成其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官逼民反
3.林冲的性格总结
忍,不忍,理智、谨慎、机警。
引金圣叹的评语“林冲是一个毒人”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毒,忍的时候对自己毒,做的时候对别人毒。
4. 金圣叹的评语乱自上作,林冲身上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么?
(二) 自然景物鉴赏
1.让学生找文中风雪描写的语句
东点费技0d12a4be量网学广d9e58289af44慧智根元81a35421费有09b4量径软高点是科4e08af0d限42bd57e0e5fa学4c574d75ed49途习7cc243b47a2974ad法秀升afc9a1554654件0ae0高公49d5是41e1-司得43d46be161c34aa6是优术是 2.这雪下得正紧出现几次?
第一次是出门,第二次是打酒
鲁迅先生认为这句话写得好,你认为?与“卷”相比较呢?
紧,给读者紧张感。渲染气氛。。
3.风雪的作用?
渲染气氛,房子被雪压,推动情节发展。
4.陆谦的设计周全,作者为什么安排林冲在草料场躲过一劫?
用风雪,为什么不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悲壮
5. 山神庙的出现,用意在于?
庙小,神灵庇佑。天理昭彰,迷信色彩,庇护仁人义士。
山神庙,林冲路上见过,草放倒,借宿,情节上的作用。三人在门外,透露真相的地方,林冲将三人供奉山神庙,除庇护仁人义士,还有惩恶扬善的主题。
(三) 总结提升:
小说可以通过回目鉴赏
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有联系
说课体会:运用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精心设置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习置于问题之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