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政治生活 常考易错易混归纳

2018年01月11日 浏览:

1.民主选举

易错提醒

①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存在对应关系,二者是针对公民是否直接选举出当选者而言的。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各具优势。

②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存在对应关系,二者是针对候选人名额与应选人名额是否相等而言的。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各具优势。

2.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

考场陷阱

(2016·天津卷·2)D.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纠正:社会公示制度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而不是民主监督的方式。

(2016·江苏卷·14)2015年,中国政府网发起“我为政府工作献一策”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据统计,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46 处与网民建议高度契合。这一活动中网民的积极参与

④是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纠正:材料中体现的是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而不是社会公示制度。

易错提醒

①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②区分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具体的参与方式中有些是相同的,如写信、打电话、举行听证会等。如何区分两者关键是看该行为是一种“事前”行为还是“事后”行为。“事前”行为属于民主决策,“事后”行为属于民主监督。如向有关部门提建议,在决策之前,就应该是民主决策的具体途径;在执行过程中,即决策之后,就应该是民主监督的具体途径。

3.民主管理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16)村理事会的建立

①改变了村民自治的主体

纠正: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村理事会建立后并没有改变村民的自治主体地位。

(2016·海南卷·10)为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某县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室、卫生室、农民体育健身场地等设施,构建县、乡镇、村三级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这一做法

①扩大了农村社区民主自治的范围

纠正:村民自治的范围并没有扩大。易错提醒居委会和村委会是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或者我国的国家机关。

4.政府的职能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17)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要求,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调整组建中国足球协会,改变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组织构架:中国足球协会与体育总局脱钩,按照社团法人机制运行。这一改革是

④政府把组织和发展体育事业的职能转让给社会组织的表现

纠正:改革政府和足协的关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体现,而不是转让职能。(2016·浙江卷·32)①政府的基本职能在缩小

纠正:政府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是由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易错提醒

辨别政府职能和非政府职能关键要看实施行为的主体。只有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实施的行为才是行使政府职能。其他国家机关,如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实施的行为都不是行使政府职能。其他组织,如政党机关、政协、工会、团委、妇联、村(居)委会实施的行为也不是行使政府职能。

5.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Ⅰ·17)决定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权力属于

C.人民法院

纠正: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是国家的重大事项,决定这一事项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016·北京卷·33)②表明行政机关积极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并对其负责

纠正:行政机关积极接受司法机关的监督,但行政机关对人大负责而不是对司法机关负责。

(2016·江苏卷·16)①有利于扩大地方法院的管辖权

纠正:地方法院的管辖权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

科aa6f东公件慧量秀法智网智有途西145c软司元9263广技a296径学1794优限a990升4d9a-
④表明了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纠正: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检察院,而不是法院。

易错提醒

①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比较项目监督主体特点行政系


②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法律的制定和国家重大事项的决定权。

③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是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

⑤国家主席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我国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

6.人大代表、人民政协、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和作用

考场陷阱

(2016·天津卷·1)③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行使决定权

纠正:人大代表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决定权是人大的权力。

④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纠正:参政议政是政协的职能,而不是国家职能。

(2016·上海卷·5)对人民政协理解正确的是

C.服从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

纠正: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而不是政府的领导。

(2016·上海卷·6)各民主党派的作用是

D.决定国家重大事项

纠正:人大具有决定权,决定国家或地区的重大事项。民主党派没有这个权力。

(2016·海南卷·12)2015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实施该条例旨在

①坚持依法执政,完善国家法律体系

纠正:《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的规定条例,不属于国家的法律,故完善国家法律体系的说法是错误的。

易错提醒

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Ⅰ·18)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纠正:民族地区各级法院不是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没有变通执行权,不能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2016·海南卷·13)①表明在西藏只有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才能行使自治权

纠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机关包括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

易错提醒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并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

②变通执行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③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在只要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④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的自治权是民族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

8.我国的宗教政策

考场陷阱

(2015·江苏卷·15)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纠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015·浙江卷·33)我国既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后者意味着,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

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

科aa6f司秀习慧量秀法智a9ad东件学17941d6397fd升4d9a元9263心广限a990有cb9a软公优心网智技a296径71fb方途西145c6bea-
②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纠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教的实质是唯心的,不能强行对宗教教义作出与唯物主义一致的阐释。

易错提醒

①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既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也保护公民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非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9.主权国家的权利

考场陷阱

(2016·课标卷Ⅱ·18)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纠正: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具有平等权,各国都有权利发展,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2015·江苏卷·16)④在国际法上国家地位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纠正: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易错提醒

区分主权国家的四项基本权利。权利含义举例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一国可以自由修改宪法、变更政体、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进行自卫战争等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各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等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防御和自卫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在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驻外的使馆等

10.国际关系

考场陷阱

(2016·天津卷·3)③国际关系是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

纠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利益的差别和对立。

易错提醒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考场陷阱

(2016·江苏卷·17)④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纠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电气“双龙”: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2016·天津卷·3)①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秩序的主导力量

纠正: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

易错提醒

①凡是看到我国的做法能够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凡是看到我国对主权和领土的维护,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③凡是看到我国自己发表主张,不受别国干涉,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凡是看到我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合作协议等,一般可以认定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