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2) 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易成功?
1.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
2.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3.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
4.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
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习题演练
1.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长毛与与猫的短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
2.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黒 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习题解析
1. B
2. C
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途有广元学高升软西西技费48de公术慧4a2f381a4fc9网优4fa18a1f-东件710c4d75习司科限
1.完全显性
2.不完全显性
3. 共显性
4.镶嵌显性
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的表现与一个亲本的性状完全相同。
不完全显性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F1显现中间类型的现象
F2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相对应呈1:2:1的比例
共显性
一个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显示出来的现象
人的MN血型系统:L 、L 基因分别决定红细胞上的M、N抗原
4.嵌镶显性
一个等位基因影响身体的一部分,另一个等位基因则影响身体的另一部分,而在杂合体中两个部分都受到影响的现象称为镶嵌显性。
与共显性并没有实质差异。
致死基因
致死基因:指那些使生物体不能存活的等位基因。
隐性致死基因:隐(或显)性基因在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状态有致死效应的基因叫隐性致死基因。如小鼠的AY基因,植物中的隐性白化基因等。
显性致死基因:杂合状态即表现致死作用的基因。如显性基因Rb引起的视网膜母细胞瘤。
致死基因的作用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在配子时致死的,称配子致死
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致死的,称合子致死
输血原则
1)同血型者可以输血;
技费48de学高b4fd科42c9升软西西优4fa18a1f东高学网司4d9a公术途慧4a2f381a4fc9有的上元13cc限99f0术件710c4d75习广3f97-
2)O型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个体;3)AB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
4)AB型的血液只能输给AB型的人;
Rh血型与新生儿溶血
Rh血型系统由R和r基因决定
RR和Rr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有——Rh抗原—— Rh+
rr个体的红细胞表面没有Rh抗原—— Rh-
Rh阴性个体产生抗体的条件:
1、反复接受Rh阳性血液
2、Rh阴性母亲怀了Rh阳性的胎儿,分娩时阳性胎儿的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循环,使母体产生对Rh 阳性的抗体。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基因互作
⊙互补作用
⊙积加作用
⊙重叠作用
⊙抑制作用
⊙显性上位
⊙隐性上位
1. 基因互作
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
2.互补作用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3.积加作用
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表现另一种相似的性状;而两对基因均为隐性纯合时表现第三种性状。
4.重叠作用
不同对基因对性状产生相同影响,只要两对等位基因中存在一个显性基因,表现为一种性状;只有双隐性个体表现另一种性状;F2产生15:1的比例。这类作用相同的非等位基因叫做重叠基因。
5.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一对基因本身不能控制性状表现,但其显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却具有抑制作用。对其它基因表现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6.上位效应
-司4d9a升网限99f0术慧4a2f381a4fc9软西西公术有的上件710c4d75习科42c9途4dcd东高学技费48de学8c850939广3f97学高b4fd元13cc的优4fa18a1f 一对等位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到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作用,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抑制或遮盖作用叫上位效应
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下位基因
1.显性上位
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称为上位显性基因;其作用称为显性上位。
2.隐性上位
在两对互作基因中,其中一对的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如玉米胚乳蛋白质层颜色遗传
例题:在ABO血型遗传中,后代可能出现三种血型的双亲之一血型一定为( )
A、O
B、A
C、B
D、AB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