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018年11月21日 浏览:

生物膜 的流动镶嵌模型

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脂分子的结构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 , 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

1925年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层分子。发现展开层后的脂单层面积是红细胞的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磷脂)分子排列为连续的双分子层

生物膜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统一的静态结构

升4074东限点公b821优软元学有慧司科件量途-广a244技网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证据

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

变形虫的伪足运动现象;

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

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裂过程;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和失水皱缩;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等。

蛋白质镶在、贯穿、嵌入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的实验和推论:膜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_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件量限点4f8b公b821途科技-4df0广a244学东cf324486司心软元术得网升4074慧优有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三明治”结构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_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

总结

1、生物膜的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尾部朝向内侧)。

3、蛋白质分子存在形态:有镶在表面、嵌入、贯穿三种,外侧的蛋白质分子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体现了生物膜的不对称性。(糖被与细胞识别、胞间信息交流等有密切联系)

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其中,脂质约占总量的50%,蛋白质约占40%,糖类约占2%~10%。


升4074优上司心335044d7途软是-4df087f0ca30件量公b821费元术得限点4f8b点网慧470f东cf324486有广a244c9d92a5d468c技科b8c1法学 习题演练

1. 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这一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

A 、保护作用

B、 一定的流动性

C 、全透性

D、信息交流

2. 下列物质中最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甘油

D、无机盐离子

慧470f广a244c9d92a5d468c公b821费升4074优上东cf324486点软是科b8c1法网cf8abaf3c182207d-4df087f0ca30920c35fc技元术得学上途件量有限点4f8b点司心335044d7
习题解析

1. B

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