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I卷(文数)-三视图

2018年11月23日 浏览:
2018年高考全国I卷 司技4c78b779有906f限公智方科途方优升慧4ea1东件术元软1add广-学网

9. 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圆柱表面上的点N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公智方网得bc4c司限9813件术9f38慧4ea1的科技4c78b779根-是升软1add方优743065ce广习学东42801cf6有906fac6a途方元

A.    B.

C.3    D. 2

【答案】B

东42801cf6高优743065ce元点446b8daf途方学b2ff件术9f38软1add方秀技4c78b779根有906fac6a2146公智方d986根广习bcb3司科慧4ea1的网得bc4c限9813升法-是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中所给的三视图,得到点M和点N在圆柱上所处的位置,点M在上底面上,点N在下底面上,并且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平铺,点M、N在其四分之一的矩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根据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结果.

详解:根据圆柱的三视图以及其本身的特征,可以确定点M和点N分别在以圆柱的高为长方形的宽,圆柱底面圆周长的四分之一为长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端点处,所以所求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几何体的表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的求解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两个点在几何体上所处的位置,再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直线段最短,所以处理方法就是将面切开平铺,利用平面图形的相关特征求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