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大全

2018年11月26日 浏览:

《文化生活》

1、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始终是亦步亦趋的,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2、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起促进作用。

3、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5、文化交流与传播: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6、文化继承与发展:

广件d0848b00高得司费技公慧软东网优途方学元有4652-升1b8ea9f64fcb科限 文化继承性表现——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与文化的发展方向

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继承;文化发展的实质、关键——创新

7、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8、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源泉、动力、检验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

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10、民族精神的火炬——文学艺术

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新时期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11、传统文化——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科得acc4-4d2795c1有4652优限费技高软元广途方4883司费公学4596心慧网东升1b8ea9f64fcb件d0848b00高得

民族文化——市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

民族精神——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12、落后文化——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色彩的文化→应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1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养“四有”新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4、文化自觉——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软东优4fc29efd4a83慧秀有4652-4d2795c1升1b8ea9f64fcb网2832方公点术途方48838afc的限费元abb5cea14f01学4596心广秀科得acc4技高件d0848b00高得9383司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6、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

17、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核心:为人民服务;原则:集体主义)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