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作为基本数列,其求和问题在历年高考中都有涉及. 高考对数列求和的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利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问题;另一种是利用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裂项法、分组求和法考查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主要是将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 总之数列求和问题的核心仍然是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 现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将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
定义法
二
广4e78公优e82fffad慧途司点技东30e34878科根元心软件df13有学学8a5e升d826点限网点-
公式法
三
分组求和法
元心公技b1b0东30e34878升d826点科根广4e78司点件df13优e82fffad途-361841aa网点慧有学径学8a5e限软
四
裂项法
途学8a5e475a技b1b0科根升d826点是软得有学径司点-361841aa网点慧公限7d33f008东30e3487863b2优e82fffad广4e78件df13元心
五
错位相减法
六
有学径慧习秀途广4e78东30e3487863b2司点心得量e29d4f17元心网点升d826点是学8a5e475a科根限7d33f008优e82fffad98e1b522982a软得4569b7f5件df13公d40e84d4技b1b0-361841aa
倒序相加法
由以上例题我们不难看出具体到实际数列求和,我们还应注意如下规律:
1.一般的数列求和问题应从通项公式入手,若无通项公式,应先求通项公式,然后根据通项公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和.
司点心得量e29d4f17优e82fffad98e1b522982a有学径慧习秀件df13技b1b0西升d826点是8bd20a2b东30e3487863b2是心8c994ea4科根广4e78方途学8a5e475a32de公d40e84d4b9af13fca881-361841aad9b76b85术网点48a3元心法软得4569b7f5费限7d33f008 2.解决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为将非等差、等比数列问题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问题;二为不能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的问题,可以考虑利用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裂项法、分组求和法等进行求和.
3.对于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要注意判断公比是否为1,然后进行分类讨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有多种形式,要注意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求和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