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时间: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2、背景
①现实原因:欧洲各国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②主观因素: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点
①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②反对崇尚理性,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③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④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4、代表
(1) 雨果(法国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和黑暗。
(2)雪莱 (英国 )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描绘了为人类“盗火”的英雄普罗米修斯坚强不屈、最后依靠自然的力量获得解放的故事,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3)海涅( 德意志 )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描写了当时德国的现实,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同时作者又不时地在现实与幻想的梦境间跳跃,幻想与现实如水乳交融,折射出作者对美好理想的热望和追求。
二、现实主义文学(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1、时间:19世纪30年代后至20世纪早期
2、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3、特点
(1)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2)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
3、代表
(1)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百科全书”。
(2)狄更斯( 英国)
《大卫·科波菲尔》: 自传体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大卫曲折艰辛的身世,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他的一生道路了解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狄更斯在小说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这里有一条交易法则:‘欺骗他人,因为他们要欺骗你。’这是真正的经商之道。”
(3)普希金( 俄国 )
《叶甫盖尼·奥涅金》: 诗体长篇小说,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的社会生活,真实地表现了那一时代俄国青年的苦闷、探求和觉醒,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别林斯基把它称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人民性的作品”。
(4)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 )
《安娜·卡列尼娜》: 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高层首长卡列宁的妻子,一次舞会上邂逅了年轻的伯爵渥伦斯基。二人产生了真爱,不顾一切地私奔,从而展开了一场爱情悲剧。表面上是写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失足的事情,实际上展示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
(5)安徒生( 丹麦 )
《卖火柴的小女孩》: 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除夕夜被冻死的故事,批判了当时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揭示旧社会贫富悬殊的问题,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穷苦悲惨的生活。
(6)易卜生( 挪威 )
《玩偶之家》: 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7)马克·吐温( 美国 )
《百万英镑》: 描写了一位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痛斥了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1、20世纪的西方文学
(1)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早期)
①萧伯纳 (英国)
《苹果车》:抨击英国议会制的政治讽刺剧。
②罗曼·罗兰(法国 )
元公43cf网司4c8c秀科学-东慧f8c6e19f技软e295a905升途限4539优西有根学件西广
《约翰·克利斯朵夫》: 叙说了一个真诚的音乐家是如何反抗虚伪轻浮的社会,从而在与社会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它是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历险记。它又是一部音乐的史诗,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
(2)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主要特征
①强调集中表现自我
②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
③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代表
①海明威( 美国)
《老人与海》: 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老人桑提阿果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小船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昭示“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②贝克特( 爱尔兰 )
《等待戈多》 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借两个流浪汉之口阐明“在人类的荒诞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这一戏剧主题。
2、20世纪苏联文学:
(1)代人物及作品
①高尔基
《母亲》: 作品通过弗拉索夫家两代人的不同命运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由之路,阐述了俄国工人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在革命斗争中不断觉悟、成长的过程。
②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中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保尔·柯察金由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英雄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
3、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
①泰戈尔 (印度)
《戈拉》:表达了印度人民渴望独立与自由的愿望,揭发了殖民主义的罪行,激发起人民的爱国热情。同时,它还批判了那些崇洋媚外的洋奴和不肯脚踏实地、切实做点工作的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复古主义和歧视妇女的错误思想,而且深刻、全面地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孟加拉社会的风貌。
②鲁迅 (中国 )
《呐喊》: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
③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
《百年孤独》: 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④索卡因( 尼日利亚)——1986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非洲人。
《森林之舞》《阿凯的童年》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
(2)特点
①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
①大卫(法国)
《马拉之死》: 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庄严和永生。
《拿破仑加冕》: 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完成这幅画,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
②安格尔(法国)
《泉》: 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现了少女的天真的青春活力。
2、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宣扬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寻求新的精神寄托,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2)特征: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学广件西739a元秀公43cf优西科术软e295a9059138网有根学学司4c8c秀升技限4539东途be6b慧f8c6e19f-
①注重表现人的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②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代表
德拉克洛瓦(法国)
《自由引导人民》:表现人民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
(1)兴起时间:19世界中期
(2)基本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强调艺术的时代特点,直接描写当前的时代风貌和斗争)。
(3)代表
①米勒 (法国 )
《播种者》《拾穗者》: 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被称为“农民画家”
②列宾( 俄国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展现了俄国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
2、印象画派
(1)兴起时间:19世纪后半期
(2)条件: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即“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
③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3)阶段
① 早期(19世纪后半期)
特点: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代表: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
②后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 强烈主张抒发个性,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代表: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法国画家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三、现代主义美术
1、概念: 20世纪以来出现的许多与传统美术流派不同的美术流派统称为现代主义美术。
2、出现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②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3、特点: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4、代表
毕加索(西班牙)
《格尔尼卡》:通过一系列变形的图案组合,控诉了法西斯德国空军轰炸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的罪行。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 19世纪。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发展: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到19世纪中叶,浪漫主义音乐走向鼎盛时期。
2、代表
(1)贝多芬——德意志——交响乐
(2)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蓝色的多瑙河》,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3、歌剧
(1)威尔第——意大利——《茶花女》
限4539-方广司4c8c秀网元秀学有根学学软e295a9059138件西739a892d东优西公43cf慧f8c6e19f科术61b6升途be6b技
(2)比才——法国——《卡门》。
4、民族乐派
(3)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4)代表作品: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的兴起
(1)时间:19世纪末
(2)起源:美国爵士乐,一次大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3)发展:二次大战后,以摇滚、蓝调和爵士等为代表的音乐更加通俗化,吸引了无数听众。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精神的增长,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2、代表作品
(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英国的披头士乐队在西方也有很大影响。
3、影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产生
①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②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③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
④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
(3)成熟
①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②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③二次大战后,电影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
2、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
①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③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3)普及运用:二次大战后,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即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
3、影响: 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