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说课稿 >正文

高中数学必修一1.3.2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2018年12月21日 浏览:

《函数的奇偶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函数基本性质》第二课时《函数的奇偶性》,我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从知识的网络结构上看,函数的奇偶性既是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奇偶性等内容的基础,在研究各种具体函数的性质和应用、解决各种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建立过程中蕴涵诸多数学思想方法,对于进一步探索、研究函数的其他性质有很强的启发与示范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

(1)从形和数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使学生理解奇偶性的概念,会利用定义判断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学生感受数学美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3、教学重点 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函数奇偶性的判断

4、教学难点 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的理解

东广软f8be慧途-f683费元升网技优41bc有习公限司件学科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设计上有以下几点体现 :

1、 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 通过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3、 对于本节的重难点,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先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再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把问题分解,降低难度,也遵循了学生为主体的规律。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感受一观察一归纳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体现:

1、 在引人中通过生活中的对称美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在概念的形成中,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3、 在偶函数的概念形成后,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奇函数的探究,这也是数学中类比方法的应用。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设计了六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一)直观感受,形成印象(二)观察探究、形成概念。(三)学生探索、发展思维。(四)给出例题、加深理解。(五)总结升华。(六)作业布置。

司9c5f升优41bc有习根限广慧途是技东学a78a元件网-f683费科公软f8be (一)直观感受,形成印象

出示一组图片:飞机、蝴蝶、具有对称性的建筑物标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对称美,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观察探究、形成概念。

出示函数y=x2和y=∣x∣的图像,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对称美。对这两个函数让学生从两方面来研究:1、从图形研究:关于y轴对称。2、从数值角度:通过列表比较观察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开始可能只会用语言去描述:自变量互为相反数,函数值相等。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进而再提出会不会在定义域内存在 ,等的呢?(可用课件帮助演示让 动起来观察,发现结论,),从这个结论中就可以发现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都有成立.最后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给出定义,不准确的地方予以提示或调整.

(1)偶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那么 就叫做偶函数。(板书)

对定义注意两点:

一是定义中的任意一个;二是从文字、符号、图形三方面结合进行,体现数学学习中三种语言的结合。

(三)学生探索、发展思维

用上述类似的方法探究奇函数的定义。此过程由学生分小组自主完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给了学生展示的机会。

(2) 奇函数的定义:如果对于函数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那么 就叫做奇函数.(板书)

(四)给出例题、加深理解

1、课本例5 对于(1)增加变式:加条件:xЕ[-1,3].另外再增加(5)f(x)=0

优41bc元广956c学a78a东件得93721b67途是根有习根软f8be-f683费49da西慧司9c5f技4f80科限根升0e52ea0a公网

第(1)个由老师完整板书示范,(2)--(4)由学生板书,然后师生共同针对板书情况纠正完善。

设计意图:由变式揭示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先决条件。另外让学生能总结出对一个函数有几种奇偶性情况及判断一个函数为奇偶性的步骤。

2、课本第35页思考

设计意图:目的是体现奇偶性的形即对称性在解题中的应用,这个性质也是以后解题时常常要用到的方法。

练习:课本第36页第1、2题。

(五)总结升华

由学生总结,从以下方面:

1、 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哪些?

2、 本节学到的方法有哪些?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第36页A组第6题。

科8fdc有习根智广956c学a78aa84a升0e52ea0a优41bc公限根的技4f80途是根1a96元东方件得93721b67慧学司9c5f-f683费49da西网a7c1软f8be

选做题:课本第36页B组第3题

板书设计:

               函数的奇偶性

图像        1、偶函数           例1         练习

              2、奇函数         例2

表格        图形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