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环保

2018年12月04日 浏览:

热点概述

自2018年5月30日起,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把环保“一刀切”作为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问题纳入督察范畴,对问题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实施督察问责。7月9日至10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审议全国人大环资委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草案的议案。

热点解读

1.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能够开展环境保护督察的原因,并分析环保问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原因: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地方必须接受中央的统一领导。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是中央领导地方的表现。②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下级政府要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是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表现。

意义:①追责问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②落实责任制,有利于强化政府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责,提高为生态保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环保问责强调权责一致,有利于明确主体责任,依法问责,提高政府在生态治理中的公信力。

2.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①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应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为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②全国人大应依法行使最高监督权,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督促环保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③全国人大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强化污染治理的执法监管和司法保障。

④全国人大应创造条件,支持全国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提出环境治理议案,质询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创环保工作的新局面。

3.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说明我国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②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需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使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例题训练

1. 2018年5月至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为4个小组分赴8个省区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执法检查组还召开了3次全体会议,充分听取执法部门、各执法检查小组汇报,研究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等事宜。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

①旨在督促大气污染防治法全面有效落实,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②依法行使监督权和质询权,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维护法律尊严

③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贯彻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司法监督,推动各级政府落实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 自2018年5月30日起,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10省(区),对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并针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督察。中央加强环保督察能够:

①加强中央政府权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②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地方治理能力

③强化行政监督体系,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④创新环境监管方式,完善环保组织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 中央环保督察,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司法机关诉讼治污,公民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各方都为大气污染治理尽一份力。这说明我国环境治理

①以多种方式促进了治理能力的提升

②充分发挥了多方参与的主体作用

③以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保障治理效果

④赋予多方执法权,强化环保主体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政府纷纷采取行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对于我国政府在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应发挥的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依法执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抓好环保就是促发展的新理念

②要以人为本,加强环保执法,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③要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途智智升学东科af34abc2司上a94e是广4f6c有限智技习4087网3346-习慧得优bdd0是8247公件软4c8b元17f2fbce ④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环保标准,毫不动摇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发现,许多省市存在着督察整改的形式主义,“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就在于,部分官员和企业负责人企图钻环保空子,认为环保督察阻碍了经济发展。对这部分人要坚决进行追责。这说明: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不会有相同的认识

②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是对立的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能不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 一位专家指出,加强环境治理,国家一方面要进行环保督察,加大支持力度;但另一方面,更应落实法律手段,让排污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如今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规定标准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对该法的规定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污染产品征税,能普遍增强企业承担环境损害成本的意识

②立法设置两档减税优惠,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促使企业减排

③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环境保护税的规模最终会变得越来越大

④环境保护税带给企业的压力,可能成为催生环保产业的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解析

1. B

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旨在督促法律的贯彻落实,切实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依法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质询权,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②错误;这一执法检查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不是司法监督,④不选。

2. C

中央加强环保督察既有利于推动全国落实新发展理念,提高地方治理能力,又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②③符合题意;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①说法错误;加强环保督察与环保组织体系无关,④排除。

3. A

软4c8b高件西-习3210f37c限智af88e1be慧得网3346043f有司上a94e是广4f6c科af34abc2东元17f2fbce技习4087优bdd0是824782fae52d升公量途智智学

材料中多个主体共同参与体现了①②;材料未体现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③与题意不符;④中“赋予多方执法权”的说法错误。

4. C

政府要依法行政,执政的主体是共产党,①观点错误。政府要搞好环境建设,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履行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环保执法,保护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②③符合题意;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仍然是经济建设,而非生态文明建设,④观点错误。

5. D

部分官员和企业负责人企图钻环保空子,认为环保督察阻碍了经济发展,说明这些人在错误价值观导向下作出了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正确;这部分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没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④正确;①说法错误,对同一现象,人们产生的认识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②说法错误,企业应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6. B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对污染产品征税,实行不同的税率档次,能普遍增强企业承担环境损害成本的意识;促使企业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催生环保产业,故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立法设置两档减税优惠,是国家利用法律手段宏观调控促使企业减排;③错误,税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税收使纳税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越来越少,环保税的规模会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