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开创外交新局面》

2018年12月07日 浏览:

开创外交新局面

新中国建立初期

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②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③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④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⑥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再次阐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

①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惟一合法政府,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从此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后,1979年春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美。

③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8年,中日双方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外交活动

①2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②中法两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1998年,亚欧会议"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③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2001年,由中国倡导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为联合打击着三股势力奠定了法律基础。2003年,举行了首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一、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

(2)7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3)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概况:1971年第26届联大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同时驱逐台湾的代表

3、意义:美国控制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被打破,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朝鲜战争以来,中美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1)中国的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软490b学司科880c件学公习法限广的有b8d9技途元-2a21297e升优网慧4dbe东 (2)7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改善关系成为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

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处于劣势

中国与苏联关系紧张,改善中美关系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2、概况

时间

事件

意义

1971

美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开始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

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影响: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中国外交僵局打破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背景:中美关系发展的推动

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3、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的外交

(一)历史背景

1、70年代末,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2、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开始解体,国际形势出现变化

(二)外交政策:外交方针不变,政策作了调整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为中国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2、80年代以来奉行不结盟政策(无敌国外交),韬光养晦

(三)主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以联合国为中心,不是以某个大国或某个集团为中心,符合联合国宪章、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活动就积极参与

(2)积极参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健康发展

(3)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展政治军事合作

建立:1996年,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一一“上海合作组织”

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意义:对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现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