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清单
1、生长素的发现
(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郭葛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3、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
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下图)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防止落花落果;
控制性别分化(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从而提高产量)
6、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
主要作用 |
赤霉素 |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
细胞分裂素 |
促进细胞分裂 |
脱落酸 |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
乙烯 |
促进果实成熟 |
7、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考点分析
(3)曲线在a、b、c点以上的部分体现了不同浓度生长素对不同器官不同的促进效果,而且A、B、C三点代表最佳促进效果点。
(4)“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分别大于a、b、c点对应的浓度,“低浓度”是指分别小于a、b、c点对应的浓度。
(5)不要将Aa、Bb、Cc段理解为抑制阶段,此阶段仍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2.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插条的下端,插条容易生根成活。
(2)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在没有接受花粉的柱头上,子房发育成无子果实。
(3)防止落花落果。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蕾保铃。
易错点提示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学970b网的点9ac1费广44c0升9e01d45f慧40af学9472c257软11e0afad件d6e4f6c5东秀费be99西途4297技a567优fedb8a7c限4d49费元c7c6f39e量司秀学科量根智011ea261公41fc得法方-29ee西有0355777f
(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时要注意两看:
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
①能则生长;
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
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
②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