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知识点——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

2018年03月15日 浏览:

多极化趋势

1.表现

欧共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的振兴,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 原因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二战后的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消耗了双方的实力,欧共体、日本、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都极大地改变了“冷战”下的国际力量对比

3.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此时的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还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深化认识:认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①历史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得不够成熟,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加上西方资本主义的敌视与遏制,这使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②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各国应该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的失败。

二.多极化趋势加强

1.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②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表现:

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1998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轰炸南联盟。

②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3.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

②目前,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4.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

③有利于解决全球化问题,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有利于各国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特色的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

5.深化认识: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格局吗?

多极化在当前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格局呈现的特点是“一超多强”。

一.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

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表现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两大阵营的对立又具体表现为三种关系:美苏关系、北约和华约关系、美中关系。

苏东剧变是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但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力量重又处于动荡、分化和改组之中。

二.两极格局的特点

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极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营比较分明和稳定,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要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三.结合具体史实,分析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1.欧洲走上联合的道路,由建立欧共体到组织欧盟,其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日本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并积极谋求国际政治大国地位,不断加强对世界事务的干预能力;

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拥有足以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武器,随着国内经济形式不断好转,国际地位也有很大改善;

4.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5.不结盟运动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起来,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6.美国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相对衰落。

总之,世界两极格局因为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而结束,国际经济格局变动,美国的衰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中国的发展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1.“二战”使西欧实力大为削弱,而美国实力大大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美国企图取代英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3.吸取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国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会议按照美国的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该组织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的原则,使美元得到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世界银行:

1945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世界银行)成立,世界银行最初主要向西欧国家贷款,后来也面向亚非拉国家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确立了二战后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通称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作用

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背景

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原因:

①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

②世界经济多极化日趋发展

③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以应对国际竞争。

④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主要经济区域集团

(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㈠欧洲联盟

1.成立:

①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外贸政策,共同体还实行了共同的农业政策。还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和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⑤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智有量广优e6fd1f4b软网东4a68升公限司科学2a68aeb3途慧件元806a的技 ⑥1993年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

⑦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

2.欧盟性质

是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3.影响

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北美自由贸易区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

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

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

2.形成标志

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起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该协定从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性质: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便于它们充分发挥优势,实现经济上的互补;

②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和生产的合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③一些美洲国家在其影响下认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形成原因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

2.形成扩大

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

3.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区域集团组织,成员国之间差异较大

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形成和建立

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①形成

1947年英法美中等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性质:既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还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

③作用:

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形成。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开始运作,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世界性多边贸易组织,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之外的全球性经贸机构。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世界贸易组织的决策: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

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①促使各成员国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促使各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③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各成员国提供建设性和公平合理的解决贸易纠纷的方案

④它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它的成立有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⑤它为经济全球化制订规则,为国际经济提供交流合作的舞台,有利于经济全球化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①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始动力

②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③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⑤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

⑥跨国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者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进程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市场的高度发展

①从新航路的开辟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一战到二战中,出现了许多不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因素

⑤二战后期国际经济交往制度化,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各国各地区经济联系的组织,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⑥二战后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相互隔绝

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不断发展

⑧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两极格局的瓦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也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①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

②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

③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

本质

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影响和问题

利: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弊: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发展中国家: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②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③对策—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撅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从不利方面看,发展中国家发展资金医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的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1.从积极作用来说:

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优e6fd1f4b学2a68aeb3慧升756f8ca1得的科件东4a68-智c582624a限a903元806a的有量4a92c6a4b852软技上69d1058d广心途45ab网e5eb公习量学司 2.从消极作用来说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问题,引发全球性的经济金融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因此,反对全球化是不正确的,也是无济于事的。

②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孤立于全球化之外是没有出路的。

③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安全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关系:

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起着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在金融方面:

美国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

2.在国际贸易方面:

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在工业方面:

美国拥有了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在科技方面:

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