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高频知识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2018年03月05日 浏览: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原因: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直接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取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的含义: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最高行政班子。

②首相制度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第一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度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很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实行分权原则。

②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③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使更多的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以后经过多次改革,选民的范围不断扩大,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和迅速发展。

代议制的概念

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东85ab4b5a限学的司慧6e6be0a6的广aebe优上公-件软科途083d49de元升网4477有智技

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①主要特点:君主保留,议会掌权

②代议制度下主要的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度,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③政治运作模式: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虽是国家元首,但只是象征,没有实权

④英王的作用:对外交往代表英国;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维系英联邦。

⑤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权力运作方式

权力机关 地 位 与其他权力机关的关系

国家元首 国王 “统而不治”,国家象征 形式上任命行政机关

政府首脑 首相 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形式上对国王,实际对议会负责

行政机关 责任制内阁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实际上对议会和首相负责

立法机关 议会(上下两院)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不对国王负责

大抗议书

1.背景

1640年英王查理一世为解决财政困难被迫重新召开议会。1641年,议会通过《大抗议书》。

2.内容:历数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提出废除各种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

3.斗争:查理一世对《大抗议书》不予接受,并企图镇压议会反对派,导致议会反对派与国王的决裂和内战的爆发。

英国内战

1.英国内战与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①内战时间:1642年—1648年

②处死国王查理一世: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③共和国成立:1649年成立,克伦威尔掌握了国家大权

2.克伦威尔护国政体建立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实行护国政体。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

3.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1660年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认可的情况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它是采用旧王朝形式的资产阶级统治。

4.“光荣革命”

因国王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此结束。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1787年宪法

制定的背景:独立战争后建立的松散邦联存在明显缺陷。

体现的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升慧6e6be0a6的公东85ab4b5a元学的件软464c科学0d3b1738有智的途083d49de-技网4477优上广aebe限司

②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1787年宪法评价:

积极:

①使美国建立起联邦制国家。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②可以有效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保持政局的稳定,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消极:

①保障人权的《权利法案》是几年后才补充进去宪法的。

②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

③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联邦制的特点:政府各部门权力的平衡和制约

联邦制的巩固:

①美国内战(南北战争)

1861年,美国南方发动叛乱,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爆发。林肯总统领导美国人民依法平定叛乱并取得胜利。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美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获得相对的完善。

②确立联邦法律的至上原则:

南北战争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14条修正案,各州法律服从联邦法律的原则。

比较英国、美国两种政体的异同

项目 英国 美国 比较项

不同点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产生方式、任期、地位、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政府首脑首相

行政机关 责任制内阁 总统及其内阁和其他机构 产生方式、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立法机关 议会(上下两院) 国会(参、众两院) 议员 产生方式、地位

相同点(性质) 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美国的《独立宣言》

1.背景

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需要;

②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③北美大陆思想家富兰克林、杰斐逊等人的宣传

2.内容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杰斐逊等人起草的《独立宣言》:

①宣告美洲13个殖民地正式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和自由的合众国。

件东85ab4b5a4aba方网4477a64b司75ae方学的心4b84有智的科学0d3b1738公元升软464c3d77d835上途083d49de5f3a9fd0广aebe限-量慧6e6be0a6的优上技

②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阐述独立的理由,阐述新国家的基本原则。

3.意义

《独立宣言》第一次在以法律文件的形式,使启蒙思想贯彻到建立近代国家的政治实践中。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大革命

背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法国政体的演变

3.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1875年)

建立途径:议会斗争和立法

最终确立: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

内容: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4.1875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从法律上使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

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法国的《人权宣言》

1.背景

法国大革命前,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强烈要求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因财政困难而迫使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资产阶级改三级会议为制宪议会,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了著名的《人权宣言》

2.意义

①《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特色

②推动了欧美许多国家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世界资产阶级民主化的进程。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过程:

1864-1870年,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确立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宪法规定:

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规定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首相对皇帝负责;

特点:

升慧6e6be0a6的2757cb56公司75ae方得习元ab26途083d49de5f3a9fd09af3有智的20e2东85ab4b5a4aba方9ff2限件33b6广aebe学的心4b84优上966f技学软464c3d77d835上方科学0d3b1738的网4477a64b量-量

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皇帝和首相拥有特殊的权力,立法机构权力有限。

评价: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但规定帝国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补充: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

①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

②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③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