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1、实验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2、实验步骤
①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
②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④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实验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2、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元452b-限优网a47a司东有广方8b7d技方学软公升科途慧件
3、各物质作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
层析液:分离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
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4、结果:
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5、注意事项:
(1)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
(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实验三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C6H12O6 + 6O2 + 6H2O →6CO2 + 12H2O + 能量 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 C6H12O6 → 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
2、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实验四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学8f73技方得软点科优升东bc669dca件有术限4f68智学慧司广方8b7d9d6f元452b途公高481d网a47a7973-
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2、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
(2)装片的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观察 :
(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换高倍镜下观察: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考点提示
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答: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答: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答: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答: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限4f68智学9406技方得司科途费东bc669dca升元452b得84be-软点件点慧公高481d优2cbe智9c40广方8b7d9d6fb87b学8f73网a47a7973根有术
答:压片时用力过大。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答: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7、为何要漂洗?
答: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答: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答: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答: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
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
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答: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有术-方广方8b7d9d6fb87b东bc669dca元452b得84be优2cbe智9c40技方得得学8f73限4f68智学9406升司9478途费软点公高481d83d3网a47a7973根慧科4285f8e0件点
答: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答: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