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考前查漏补缺之365个判断题及参考答案(4)

2018年05月22日 浏览:

第28组

271.具有对抗原特异性识别的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以及浆细胞(效应B细胞)等。

272.吞噬细胞对抗原没有识别能力。

273.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其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直接消灭。

274.一个效应B细胞产生一种抗体,每个抗体只识别一种抗原,每个抗体与两个抗原结合。

275.凝集素和抗毒素都是一种抗体,抗体本质上是一种球蛋白。

276.细胞免疫中,抗原决定簇需要经过吞噬细胞处理;而体液免疫中,抗原决定簇可以直接成递给B细胞。

277.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相对较短,而记忆细胞可长期存在或终身存在。

278.淋巴因子只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不起作用。

279.检查血液中的某一种抗体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到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侵袭。可利用此原理检测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

280.抗原具有异物性,即抗原都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自身的物质不可能作为抗原。

第29组

281.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预示着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282.在稳定型年龄结构的种群中,种群出生率约等于零。

283.使用样方法调查密度时,对于落入样方边线的样本,一般来说取上边,左边,左上顶点的样本,而不统计下边,右边,和其它三个顶角的样本。

284.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由于被标记动物经过一次捕捉,被再次重捕的概率减小,由此将会导致被调查的种群的数量较实际值偏小。

285.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某酵母菌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的液体总体积是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入99mL无菌水中稀释,然后利用血球计数板观察计数。如果该同学观察到血球计数板计数的5个中格80个小室中共有酵母菌48个,则估算1mL样品中有酵母菌2.4×108个。

286.在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中,达到1/2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287.J型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常表示为λ,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少。

288.一座高山从山脚向山顶依次分布着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甸等群落,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89.群落最终都会演替成森林。

290.某片竹林中的竹子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株和矮株,因此说明这个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第30组

291.一个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与植物构成了这个森林的生物群落。

292.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9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由自养型生物构成,一定位于第一营养级。

294.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295.生物体内能量的去路包括呼吸消耗、流入后一营养级、被微生物分解和随动物的排遗物流失。

296.在一条食物链中,由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推算,前一营养级比后一营养级含量一定多的指标是“能量”,而“数量”和“干重”可能出现反例。

297.植物A属于第一营养级,动物B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所有植物A中包含的能量一定多于所有动物B所包含的能量。

298.动物吃100g食物,一般只能使体重增加10g,这就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例证。

299.对于捕食链来说,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分解者一定不占营养级,无机成分也一定不占营养级。

30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分解有机物的是微生物。

第31组

301.食物链纵横交错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就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

30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03.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合理措施。

304.对任何一个自然生态系统而言,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但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且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必须从系统外获得。

305.负反馈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正反馈则是加速破坏平衡。所以负反馈都是有利的,正反馈都是有害的。

306.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30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同样,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

308.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做到禁止开发和利用,如禁止森林砍伐,保护森林;保护海洋生物,必须禁止乱捕乱捞。

309.当发生火灾或者火山爆发后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湖底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310.C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第32组

311.根据胰岛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针,仅有胰岛B细胞中的DNA与R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而其他细胞中只有D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

312.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DNA分子,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相同的。

313.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314.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而不需要DNA载体。

315.运载体是基因工程中的重要工具,能够自我复制,含有一个或多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具有某些标记基因等,是运载体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316.用同个生物的不同细胞构建的cDNA文库都是相同的。

317.如果要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应从cDNA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或用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取。

318.用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得到的人胰岛素原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后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19.成功导入外源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的成功。

320.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导入了目的基因,以及受体细胞中导入的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可用相同的目的基因探针进行诊断。

第33组

321.要获得转基因植物,可选用植物的体细胞作受体细胞,然后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如果要获得转基因动物,可选用动物的体细胞作受体细胞,然后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

322.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可以采用大肠杆菌的质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肠杆菌的质粒都可以用于基因工程。

323.通过转基因方式获得的抗虫棉的后代具有永久抗虫的能力。

324.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是一定相同的;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留下的粘性末端一定是不相同的。

325.采用转基因方法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的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这说明,在该转基因山羊中,只有乳腺细胞中存在人凝血因子基因,而其他细胞中不存在。

326.基因治疗是指将缺陷基因诱变为正常基因;基因诊断依据的原理是DNA分子杂交;一种基因探针能够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327.通过转基因培育抗虫品种,利用种间关系控制害虫的数量,利用昆虫激素干扰昆虫的繁殖等都属于生物防治的范畴。

328.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都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但前者只催化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脱氧核苷酸链上,后者催化两个DNA片段的连接。

32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3000多种,能识别并切割回文序列,具有较强专一性;DNA连接酶能连接所有的粘性末端,所以没有专一性。

330.生物体内DNA分子的解旋一定需要解旋酶,在体外则只需要高温。

第34组

331.为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胰岛素原,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32.抗生素-卡那霉素可以用来对转基因的植物细胞起到筛选的作用。

333.在获取植物的原生质体时,使用高浓度的甘露醇溶液可以防止原生质体吸水胀破。

33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例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比例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335.离体的植物体细胞与生殖细胞都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外植体,因为这些细胞都至少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

336.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整齐而紧密,且为高度液泡化、无定形状的薄壁细胞。

337.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的条件。

338.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蔗糖不仅可以为细胞提供能源物质,而且可以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

339.一个四倍体的某植物体细胞与一个二倍体的另一种植物体细胞进行杂交,如果形成的杂交细胞中染色体没有丢失,则该杂交细胞通过组织培养长成的植株属于六倍体,而且是可育的。

340.制备单克隆抗体所涉及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融合与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番茄—马铃薯种间杂种个体用到的技术包括:植物体细胞杂交与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抗虫棉用到的技术只是转基因技术。

第35组

341.植物产生的种子能发育成新的个体,是种子细胞全能性的体现。

342.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细胞基因都是相同的。

343.将愈伤组织包埋在人工种皮中,就形成了人工种子。人工种皮需要具有透气与透水等特点。

344.我国政府不反对治疗性克隆,禁止生殖性克隆。

345.在细胞克隆培养时,需要滋养细胞;当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时需要饲养层细胞。

346.在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中,都需要对培养基灭菌,还都需要用到CO2培养箱。

347.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

348.动物细胞培养中,细胞具有贴壁生长以及接触抑制的特点,因此在培养中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的细胞并进行分瓶培养,分瓶后的培养称为传代培养。

349.动物细胞培养中配制的培养基属于合成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在使用时,该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

350.如果要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提供动物克隆的供体细胞,一般应选用10代以内的培养细胞,以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第36组

351.动物细胞培养中绝大多数细胞不能活过10代。

352.诱导动物细胞融合除可以用离心、振荡、电激等物理方法和聚乙二醇处理等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灭活的病毒进行处理;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则不能使用灭活的病毒。

353.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诱导融合,培养液中融合后的细胞即为杂交瘤细胞。

354.在动物细胞培养中需要进行二次筛选。第一次是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是用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355.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特点;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抗具有特异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356.通过核移植获得的克隆动物,完全继承了供核个体的遗传性,因此其性状表现只与供核个体相关,与其他个体无关。

357.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的发育全能性。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饲养层细胞。

358.胚胎移植之前需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359.动物细胞克隆、转基因工程等只要最后一步涉及胚胎移植,代孕母亲与供体母亲必须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360.试管婴儿和胚胎移植技术都属于有性生殖。

第37组

361.试管婴儿技术中,从生物体内取出的精子是成熟的,卵是不成熟的。完成受精后,可以立即进行胚胎移植,最晚不能原肠胚时期。

362.卵裂期细胞数目不断增加但卵裂球总体积并不增加,有机物的总量也不断减少。

363.精子的获能不是获得ATP,而是受到外界环境中某些物质如酶和离子的作用,具备了受精的能力。

364.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从生态学上看是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65.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第28组

271.错!效应B细胞没有直接识别抗原的能力,是它分泌的抗体识别抗原。

272.错!吞噬细胞具有非特异性识别能力。

273.错!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可能需要形成沉淀,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274. 对!

275.对!

276.对!

277.对!

278.错!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也分泌淋巴因子。

学途上方东3cd5有司科38d55fb74e63升高软网9d3566b6技上量6476-学量48e3慧量件a0ed优a4f0aa6aeea3根元f874096b公4f08术限4391量广

279.对!

280.错!自身的细胞,如癌细胞,也可能称为抗原。

第29组

281.对!

282.错!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而不是约等于零。

283.对!

284.错!较实际值偏大。

285.对!

286.对!

287.错!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断减少。

288.错!高山中分布的是多个群落,垂直结构是指一个群落内部的结构。

289.错!干旱的地方,顶极群落不是森林。

290.错!群落的垂直结构一定是存在的,没有考虑土壤中的生物。

第30组

291.错!群落还应该包括微生物。

292.对!

293.对!

294.对!

295.错!动物的排遗物属于前一营养级中的能量。

296.对!

297.错!每个营养级中所有生物所包含的能量构成能量金字塔。第一营养级中的A很稀少,第二营养级中的B可以更多地取食其它生物,维持生存。

298.错!这是食物的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的比值。

299.对!

300. 错!腐食动物也可以分解有机物。

第31组

301.错!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关系的生物的种类。

302.对!

303.错!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304.错!物质是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循环,而不是在群落中循环。

305.错!负反馈和正反馈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

306.对!

307.对!

308.错!人类合理开发自然界,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09.错!火山爆发属于原生演替。

310.对!

第32组

311.对!

312.错!解旋酶作用与氢键。

313.错!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RNA,限制酶只能切割DNA,不能切割RNA。

314.错!目的基因必须与DNA载体结合,否则目的基因无法复制,无法与宿主细胞DNA整合。

315.对!

316.错!不同细胞因为选择性表达,mRNA的种类不同,所以反转录而来的cDNA文库不一定相同。

317.对!

318.对!

319.错!外源基因是否能够成功表达才是成功的标志。

320.对!

第33组

321.错!动物转基因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因为普通的动物体细胞没有全能性。

322.对!

323.错!外源基因可能在繁殖过程中丢失。或者认为转基因植物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外源基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有一半的生殖细胞不含外源基因。

324.错!不同的限制酶也可能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

325.错!外源基因也是选择性表达,所以其它细胞含有这个基因但是没有表达出来。

326.错!基因治疗往往是导入正常的基因。基因诊断还需要利用DNA凝胶电泳技术。基因探针具有特异性,一般只能检测一种病毒。

327.对!

328.错!两种酶的作用说反了。

329.错!DNA连接酶只能连接DNA,不能连接蛋白质,就说明专一性,只是专一性比限制酶弱。

软途上方科38d55fb74e63技上量6476学优a4f0aa6aeea3根件a0ed费限4391量e04a0ec1402a4927东3cd5是有元f874096b慧量公4f08术广-学量48e3司升高网9d3566b6

330.错!转录时,DNA的解旋由RNA聚合酶完成,不需要专门的解旋酶。

第34组

331.对!

332.对!

333.对!

334.对!

335.对!

336.错!愈伤组织排列疏松无规则。

337.对!

338.对!

339.对!

340.错!植物转基因技术离不开细胞组织培养。

第35组

341.错!种子内部已经形成了各种组织细胞,胚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植物,所以这是长大的过程。

342.错!花药组织培养和体细胞组织培养所获得的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343.错!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成胚状体才能组装成人工种子。

344.对!

345.对!

346.错!动物细胞培养时,CO2用来维持PH值。植物培养不需要认为控制CO2,因为环境中的CO2足够进行光合作用。

347.错!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348.对!

349.对!

350.对!

第36组

351.对!

352.对!

353.错!诱导产生的细胞也可能是两个淋巴细胞的融合或两个瘤细胞的融合。

354.对!

355.对!

356.错!克隆动物的细胞质基因来自提供细胞质的个体。

357.对!

358.错!胚胎移植不会出现免疫排斥。

359.对!

360. 错!胚胎移植技术无所谓有性还是无性,关键看胚胎的来源是受精卵形成的,还是无性繁殖形成的。

第37组

361.错!需要卵裂到8个细胞,才能移植,否则无法着床。

362.对!

363.对!

364.对!

365.错!人类很难改变能量传递效率,而只能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