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全国II卷(地理)-农业的区位选择

2018年05月03日 浏览:
2017年高考全国II卷

6.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用水便利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植被缺失

答案

D

解析

这是比较类考题,即在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上直接耕种,与之后的刀耕火种方式相比较。刀耕火种反映了耕种需要用火烧掉地表植被从而腾出空地与增加土壤肥力、然后用刀耕地种植的方式,既然尼罗河泛滥区可以直接耕种,说明不需要用火烧掉植被就可以耕种,所以推断出该沉积物植被稀少或缺失,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

解题思路

首先应认识到比较类考题,根据图文材料,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上直接耕种,与之后的刀耕火种方式相比较下,刀耕火种反映了耕种需要用火烧掉地表植被、然后用刀耕种,结合题干给出尼罗河泛滥区可以直接耕种信息,即可推断出答案。

易错点

考生容易只注意到尼罗河泛滥区沉积物,忽视与之后的刀耕火种方式相比较,容易误选土壤肥沃选项。两者的差异在于不需要烧掉地表植被,从而腾出空地与增加土壤肥力即可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