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经济特区
1、过程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
1988年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限有件慧秀5c7e司元技8e4c优学公-径软升东科广途ecd5a39d网
2、特点
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发展
深圳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1992年,五个经济特区发展迅速。
4、影响
(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秦皇岛、大连、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北海、湛江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意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元习秀司951d公8bd1心优西网学4a8a途ecd5a39d4ea2是有9bc2高技8e4c法-径限方2332慧秀5c7e广4d5e升软费科西dd9a件cda57036东006f
三、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决策: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条件: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3、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开放,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四、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这标志着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软费优西db8b66d1途ecd5a39d4ea2是有9bc2高46fb东006f术得31c0f438升元习秀网费技8e4c法4e67广4d5e心科西dd9a公8bd1心5439e5db方慧秀5c7e司951d-径量学4a8a438e法限方23324788件cda57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