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工具的发展
1、铁路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2)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4)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5)20世纪90年代,国家更投入巨额资金,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学41b3网件有科慧1b8e费升软4f9b技心上东途-限优司b71f广公元
(6)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2、公路
(1)新中国成立前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人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1957武汉长江大桥,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康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
(3)改革开放后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购买了家用汽车。汽车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政府除加大路网建设外,还大力建设城市环线、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
3、水运
(1)列强垄断水运局面: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升广元3a96件4b53西司b71f东公软4f9b途限技心上科慧1b8e费量优有网-学41b3 (2)打破: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后来,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3)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4)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1)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4)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5)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线和航班也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电报
元3a96aaa1习科有软4f9b094a升法网技心上822d高件4b53西f0a3ccbb4097途东公e69d慧1b8e费量习学41b364b4234b限径广f93c-学习司b71f优
(1)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2)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3)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也在各地陆续开设。不过,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2、电话
(1)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2)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3)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4)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优根限径高元3a96aaa1习-学习软4f9b094a网慧1b8e费量习西学41b364b4234b技心上822d高司b71f有秀升法4692科8901352b广f93c件4b53西f0a3ccbb409744f8途公e69da6f8东
(5)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作用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