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重点考试方向汇总

2018年09月17日 浏览: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3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常用于大题,注意全面性)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方面内容,最根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方面,如社会思想、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先进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落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正确社会意识指导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结合起来,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考点3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

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生产方式是人类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学软-途4b69元升网有技司东公优限秀科件fb17广慧

考点35、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我们要敢于面对问题,善于解决矛盾。

考点36、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两大基本矛盾运动)(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

人类社会两大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其特点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来解决,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求我们要深化改革,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考点3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及方法论要求?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常用大题注意全面)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把群众观点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这是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

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人生价值

考点38、价值和人的价值?(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常用于大题,注意全面性)

(1)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事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考点39、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寻找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真谛?(常用于大题,注意全面性)

(1)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考点40、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常用于单选,要能判断对错)(常用于大题,增加全面性)

(1)客观依据?怎样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落实科学发展观。

(2)特点?影响因素?

元件fb17公e901-优东bd29广学限秀4085网bd16技科司软途4b69慧学的有升
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而变化,要与时俱进。

主体差异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们地位、需要、认识角度而变化,要明辨是非对错。

阶级性特征:在阶级社会,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或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

(3)价值冲突和评价标准?处理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关系?

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需要,不同的认识事物的角度和立场,都可能会导致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冲突,但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当个人(或少数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标准。

考点41、(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方式与途径?人生价值观?(常用于大题,注意全面性)

(1)根本途径是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和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2)客观条件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个人要对社会有责任和贡献,人的个性发展应表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必须尽可能为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

(3)主观条件是在砥砺自我、提升素质中走向成功。即人生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展才能、提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