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考点难点汇总

2018年09月19日 浏览:

俄国十月革命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①经济基础: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②政治基础: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广大农民同地主阶级、沙皇专制制度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③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并有成熟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是其革命同盟军。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

夺取政权

(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武装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革命后出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这次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二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革命后,俄国的政治形势有何突出特点?(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的权力。)

③俄国人民所特别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提出革命任务: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为革命指明方向。

(3)“七月流血事件”:1917年7月,俄军战败的消息传到彼得格勒,50万士兵和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镇压。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七月流血事件,是俄国革命发展的转折点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不可避免。

(4)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领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炮声,革命工人和士兵向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动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从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可以看出,俄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的农村,而这样一条革命道路是适合俄国的。

(5)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慧东a2e9是广有320908e7网76e47a5e软9753技3140a76d司4e489b0e学费-4e40途c2ec8d78点元点件是科公9e8b151d优3053得限量智心升秀高

建立巩固政权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第一,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奠定了俄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通过《土地法令》,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给农民。解决了农民长期以来期望解决的土地问题,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广泛的同盟。

第三,通过《和平法令》,坚决要求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出人民对战争的极端厌恶。

这三条措施无一不是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剥削制度,建立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革命前人民的悲惨处境。沙皇专制制度的残酷统治,紧随其后的临时政府推行的违背人民意愿的战争政策,都使人民不堪忍受。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推翻反革命政权。故十月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

(1)政权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政府:人民委员会。

(2)巩固政权措施:

①政治上:《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②经济上:《土地法令》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网76e47a5e是学费有320908e7慧的-4e40元点限量智心a2bb774e途c2ec8d78点优3053得公9e8b151d的件是软97536e7f司4e489b0e费4414技3140a76d升秀高广4173东a2e9是科
③外交上:《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

④1918春,苏维埃政体在苏俄初步确立;1922年,苏联成立(四个加盟共和国)。

三、伟大开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意义:

(1)国内——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国际:

①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②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③成功地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