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体稳态的维持及其意义

2018年09月28日 浏览: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体液之间的关系: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5、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

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收缩)、起鸡皮疙瘩(毛细血管收缩)

2、体温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

体温相对恒定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三、水分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水分平衡的调节过程

2、无机盐调节的过程

如:血钠降低或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主动吸收和对钾离子的分泌→血钾降低、血钠升高

四、血糖调节

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3.9—6.1mmol/L

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慧软c321升科费上优元东6046ae819aea限途4230司件技网公学广有习-

三个去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血糖平衡的调节

2、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①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或胰岛素的受体发生变异

②症状:“三多一少”

③防治措施:控制饮食、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

五、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概念及分类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蛋白质

3、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起作用)

①体液免疫过程:(抗原在细胞外液中)

记忆B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②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

暴露的抗原会与抗体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六、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慧0e59西秀司量科费上403e网35305d9c有习件学升技途4230优限习元秀软c321公东6046ae819aea-4394广

例题、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两者之间变化的关系与图中走势相符的是

解析:人为恒温动物,当体温升高时,代谢降低,所以耗氧量低,A错;当抗原数量增多时,抗体数量也应该增多,B错;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高血糖素浓度降低,所以C对;当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也应该随之增加,D错。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