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要走出几个误区

2019年01月14日 浏览:

对于高考改革,总感觉我们在理解上还存在偏差。认识上的误区使我们很难认清事物的本质,很难正确理解高考改革。高考是在选拔人才,选拔人才就是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选拔素质良好且个性发展、潜质发展的更好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所以高考首先要有选拔性,一部分人要淘汰,并不是所有人在高考中成功就才算公平,在选拔人才上优者胜出才叫公平,照顾一般者只能算形式上的公平。使每个人都各尽所能有时并不现实。高考的改革就是要凸显其选拔性,能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出来才是最终目的,而不是我们现在想的平均,在计划分配上、在考试模式上一味要求均等。

首先,高考改革要尊重其选拔性,就是要把人才区分开来,一部分适合做技术人才,一部分适合搞科研,一部分适合生产实践,不能一股脑儿让每个人都这个博弈中都成为高端人才,如若做不到就认为是高考的不公、教育的失败。高考改革不是让每个人都上大学,都上好大学,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发展其个性,但原则是满足社会需要,比如像艺术人才,社会需要,就有这类专业、这类高校。社会不需要就不需要设置这些专业,不能因为这是自己的特长为什么高考改革中不做设计。高考改革不是谁想怎么考就可以怎么考。这就涉及到考试科目的设置,需要什么科目就考什么科目。而不能是谁想考哪门课就随意考哪门课,这似乎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矛盾,但作为高考改革首要的还是选拔人才功能的落实到位。

其次,高考改革给予每个考生发展的空间。也就是学生的分层发展,体现在高考改革上就是分类招生的改革,对于适合做技术的考生,可以通过职业高校培养一技之长,也就是通过高中的学习,感到不适合做高级人才的可以分类到职业院校学习技能,成为技能人才,这不是歧视,这是最大的各尽所能,我们往往把教育和就业混为一谈,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就业,就业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这也是很多家长和考生不愿意走分类招生的原因。并以此为由指责高考改革中自己所理解的不公。这种思想一定要改变,要不我们总会感觉改革没有照顾到每位考生。总会感动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甚至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谈论高考改革,希望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途9200优软公477e581d广fca42325的升学ae01ec11网上点-1b6c司的4afd量有件d5556cf8东的技377eae73法a91fd851限d9d9得径a2203015科慧元 第三,高考改革不会降低难度,由于有让每个学生都上大学的思想,所以很多人都在想考试的难度会不会降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要甄别优劣,就要有难度,就要设置一定的要求,就要规定考试科目,设置合理的分值。高考改革的难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小。当然会做调整,调整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的能力考察出来,而不是一味的在试题的量上、时间上做文章,难度的增加也体现在能力的考核上,思维考核上,一些纯记忆性知识考察的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