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数院或物院录取的竞赛保送生与高考状元,哪一个更强?对于这个问题,以前也有很多争议。尤其是在高考家长群、竞赛家长群里,这个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作为物理竞赛生的家长,挖挖机的看法是:同等条件下,竞赛生大概率比高考生要强。
司途广学径件智元优网3654-科9a4bbdfb量根软限上东b3841dfc公秀升422e49be技慧4c4b有 第一,数学、物理竞赛保送生天赋更高
我们知道,数学和物理在高中是大多数同学不喜欢的学习科目,原因就在于学习起来极为困难,特别是物理这门学科,让很多高中生叫苦连天。没有一定天赋,连高中的数学和物理都学不好,又怎么去冲击竞赛呢?
适合学习高中生数学或物理竞赛的学生,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天资聪明,学习能力极强,学科成绩比较均衡;二是学科特长突出,比较偏科的学生。就学习时间而言,高中生要在数学或物理竞赛上出成绩,至少要比高考出成绩早七八个月以上。
就学习的内容而言,竞赛生不但要全部学习高中课内全部科目,而且还要学习比高中课内科目更多、难度更高、内容更广的竞赛教程。以挖挖机家孩子为例,啃下的物理竞赛书书籍厚达1.2米。所以,同样是进入北大,数学、物理竞赛生,需要有更强的学习能力、更高的学习效率,并且还要经过初赛、省队选拔,才能进入全国的决赛,进而冲击国家集训队获得保送资格。
高考试题相对于竞赛决赛试题,相对简单很多,两类考试考察的重点也不一样。前者在于考察高中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熟练度,学生只要学科均衡,对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用灵活,则往往能考出高分。当然,要想考出全国状元,除了要靠运气之外,更多的还是实力。
学科均衡的高中生容易考出状元,但在竞赛的道路上却往往走得不太远。这在挖挖机孩子的学校有事例。他们学校长期年级第一的同学,也在跟一起学习物理竞赛,最终也拿到了物理省一等奖,但同样一张试卷下来,两者之间的分差却高达好几十分。换句说,天资弱的差异任凭怎么努力,都难以在竞赛科目上有更进一步的作为。
第三,进入大学后竞赛保送生发力更快,状元稍不注意有被吊打的可能。
进入大学过后,专业课程学习将是主打内容,课程科目将不再像高中一样面面俱到,而是更狭窄、更专业、更有深度。在这个时候,数学、物理竞赛生因为有强大的数理基础作支撑,并且很多内容在竞赛阶段已经有所涉猎,学起来就会很轻松。
相反的,高考状元几乎是从零开始,本来课程就难,加上天资也有差距,曾经的自信心很快就荡然无存,有的甚至不得不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转入其他专业继续学习。
听孩子的数学竞赛教练讲,他在北京大学数院读书的时候,就是那个被竞赛生吊打的对象,而且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不在少数,甚至有状元迫于压力,最终转向了其他专业的情况。同样的情况,在清华大学的姚班、钱班都存在。
第四,高校招生政策也有明显区别
五大学科竞赛生只要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就享有保送北大的录取资格,不再参加高考。即便没有进入国家集训队,也可以在一定之下获得北大的降分优惠录取,最高降分可达当地一本线录取。
并且,用招生老师的原话说,他们更愿意招收数学、物理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当然,他们对状元也争抢得特别厉害,这样的争抢主要还在于为了面子而战,为了同隔壁相比,看看谁招的状元更多,让门面更靓丽。
其实,作这样的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管是竞赛保送生,还是高考状元,进入北大,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成功只属于努力的人。不努力,必然被淘汰!就像北大那个化学国际金牌获得者一样,考试作弊被抓现行,还遭受了严厉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