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能评上副高职称的教师,一般是处于哪个年龄段的教师?

2019年01月21日 浏览:

一个朋友问我:“在中小学,能评上副高职称的教师,一般是处于哪个年龄段的教师?”我对他说:能否评上高级职称,和年龄并非完全挂钩,但和高级职称的名额、个人的“人脉资源”和业务能力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

元技454f4946件费升8995-智习a038软上f82e1c84网司东慧广途学优4626根科公量58b3限有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小学教师职称的级别:三级教师,处于职称鄙视链的最底端;二级教师(以前叫小学一级教师),因一级职称评聘名额的限制,很多人到中年的老师多年挣扎在初级线上;一级教师(以前叫小学高级教师),一所偏向老龄化的学校,遍地都是这种款式的教师;副高(以前叫小中高,或者叫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在中学并不鲜见,但在小学阶段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正高级教师,能够评上这种职称的老师,哪个不是“师中龙凤”?


据我了解,2018年,我们福建地区正高级教师职称的名额只有91个——整个福建省只有这么几个名额,基层学校(特别是农村基层学校)又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殊荣?在大部分中小学,教师职称的极限是副高。

那位朋友所说的“高级教师”,就是中小学职称中的副高,毕竟正高对于很多中小学教师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当然,要评上副高的难度也不容小觑:据我所知,我们镇的19所小学的六百多名老师中,已经评上副高职称的老师不到10个人。

如果你处于一个有着大量高级职称(副高)名额的地区任教,那么只要你的业务素质(写论文、搞课题、搞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不差,想要评上高级职称,或许不惑之年,或许知天命之年都就可以评上。也就是说,占据高级职称评聘的“天时”(生若逢辰,同时评聘高级职称的时机刚好)、“地利”(身处海量高级职称名额的学校)、“人和”(和职称评聘的相关人员和睦相处),那么一般情况下,在你40-50岁的时候很可能就可以评上高级职称(副高)。

同样,如同你只懂得“低头赶路”埋头教书而不懂得“抬头看路”多整一些职称评聘的“硬件”,比如省级论文、县区级公开课之类的,那么就算职称的名额摆在你面前,你也不一定能够拿到手。当然,如果你们学校没有高级职称的指标,那么哪怕你耗尽“洪荒之力”也不一定能评上高级(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