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2019年01月31日 浏览: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一课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知识框架

什么是农奴制?

农奴制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级阶层。

农奴和农民、奴隶的区别

农奴:没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完全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流动,农奴主可以买卖农奴。

农民:种地主的田地而后交租,虽然也是受土地的束缚,但有人身自由,不能被地主买卖。

奴隶: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是会说话的工具。

1俄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彼得一世大力兴建手工工场,发展工商业。

(2)对外进行扩张,夺得出海口,成为欧洲强国。

2.发展概况

(1)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因素孕育成长。

(2)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

(3)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比较缓慢。

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已经颓败不堪。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在农奴制度下,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因而无法满足工业对大量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另外,在地主的强取豪夺下广大人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从而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2俄国农奴制的危机

1.原因

(1)农奴制统治日益加强。

(2)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危机表现

(1)农民起义不断,著名的有1773年的普加乔夫起义。

(2)1825年发生在首都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武装起义。

(3)19世纪40年代,“ 平民革命家”号召人民为废除农奴制进行斗争。

历史认识:

农奴制是一种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它的存在和发展已成为俄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并使俄国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之中。

名师指津:

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一方面,城乡工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农奴制度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占统治地位的落后的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归纳总结:

元心4817公是司术有81e37b363719技4d5a智广软限4df3件慧西途智优49da方升40c8东4dc1-a7ae网学量科

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是什么?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

(3)引起了贵族军官领导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概念阐释:

十二月党人:在1812年反对拿破仑战争中,一些俄国贵族军官参加了国外的远征,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国内的农奴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极为不满。回国后,他们成立秘密的革命组织,企图按照西方的方式来改造国家。他们发动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唤醒了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拓展点拨:

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十二月党人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导致最后失败。但是,这次起义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起义,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3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及其影响

1.背景

(1)土耳其在近代迅速走向衰落,列强都想乘机瓜分它的领土。

(2)俄国从18世纪末起不断侵夺土耳其领土,引起英法两国的不满。

2.过程

(1)1853年,俄国为夺取向南的出海口,对土耳其发动战争。

(2)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

升40c8司术ba72e103元心4817学量慧西-a7ae途智4f41径公是技4d5a智量科优49da方件西限4df3广东4dc1软b6c1有81e37b363719b165心网
(3)1855年秋,俄国战败。

3.影响

(1)是俄国扩张史上一次最严重的挫折,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成为促使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拓展点拨:

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局部的国际性战争,战争对俄国而言战败是必然的,其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难以抗衡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战争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行。

重点精讲:

克里米亚战争的性质与影响

对于战争性质的认识,应该从战争双方的目的来看,实质则需要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认识,影响要注意从对战争双方甚至对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来考虑。具体表现在:

(1)性质:对俄国和英法双方来说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对土耳其来说则是自卫性质的反侵略战争,但无法改变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

(2)实质: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和落后的农奴制度之间的一场较量。

(3)影响

①英法加强了在土耳其的殖民势力。

②俄国南下扩张战略严重受挫,大大降低了它在欧洲的地位;俄国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推动了农奴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