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面试都考什么?环节、要点、思路要弄清楚!

2019年01月04日 浏览:

自主招生考试中,面试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而每年都有关于自主招生脑洞大开的面试题新闻,大家很好奇自主招生面试都考什么?自主招生考试在每年高考后进行,由高校自主组织考试,每个学校考题都不一样,但是考题的套路基本一致。

在网上搜一搜自主招生面试题,有一类题目会非常抓人眼球:

请畅想10年后的商业街。(北大博雅面试)

西游记中有多少只妖怪?(复旦自招面试)

请罗列A4纸的10种用法。(清华领军面试)

请问北京有多少个红绿灯?(北大光华面试)

如果你是外星人,你想...?(上交自招面试)

许多学生从面试考场中出来,许多不明真相的吃瓜媒体就会围上去:

你被问到了什么题目啊?”

“哪道题目最怪最难答?”

“这样的面试你觉得准备有用吗?”

这样的询问,最后转化成为了“自主招生面试题目偏怪难!”“这样的自主招生题目谁会做”等热门报道。媒体需要高点击率,高校需要有效宣传途径,一拍即合的报道,却把考生引入了更深的误区中。

很多人觉得,自招面试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也有人觉得,“面试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还有人觉得,面试就是考综合素质,重在展现“真实的自我”。

可真的是这样吗?

自主招生面试到底怎么面?

先要明确的是,大家常说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在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中并不多见。自主招生面试一般可分为基础信息考察型、知识考察型、政策考察型、能力考察型、创新意识考察型、道德观考察型、思维灵敏度考察型和开放式考察型。

典型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是港校面试采用。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完全不参与学生的讨论,只在一旁观察讨论并进行打分。

然而,在港校“3面8”的无领导小组讨论中,总有因为种种原因搭不上话的。剩下的学生讨论得怎样,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水平,有些根本讨论不起来。最后为了给所有学生都打一个分数,都得给发挥明显不在线的学生进行单独加试。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太公平。

因此即便是港校,现在在一些地区也逐步淡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考核模式。

实际上,高校自主招生主流的面试形式,就是“多对一”、“多对多”(小组讨论)。除此之外,还有少数特殊形式的面试,例如辩论、演讲和题目交流。

当然,无论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多对一”,还是“多对多”,归根结底决定学生面试表现的,还是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所谓的礼节、仪态、心态,只是让你不被扣分,或者说像个正常人罢了。

自主招生面试到底考什么?

一、个人基本情况的考察

这是一项在面试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考察题,主考官一般是根据考生在申报表或个人介绍中呈现的个人信息(如家庭、兴趣、特长、潜力、获奖情况、社会实践等)来出题。

按照面试考察内容,可以分为专业面试、学科面试、综合面试。

典型的专业面试,就是人大的自主招生面试,考察内容主要和专业相关。比如往年报考哲学专业的学生考察苏格拉底,报考党史专业的学生考察马克思的内容。专业面试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典型的学科面试,包括一部分面向竞赛生的签约面试,也包括博雅A+评级的第一轮面试。这轮面试考察的是学科内容,比如数学、物理、语文、历史,考察重点并不在于能否解出答案,而更关注学生的思路方法。

二、考察你对所报考高校的了解

学校的历史、校训、专业选择、人生规划都是这类题型中的常考试题。

大部分高校采取的综合面试,不考察具体的专业知识,也不采取让学生做题讲题的交流模式,而是重点关注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专业选择的理由,对自我的判断和认知。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高校简章中提到的“专业面试”实际上并不考察专业内容,仍然属于“综合面试”的范畴,例如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以及博雅领军当中的“专业面试”。

那么,大多数高校采取的综合面试,究竟考什么?

自主招生综合面试到底考什么?

三、考察基础知识

虽然有些高校在面试时题目出得花样百出,但这毕竟只是少数,因为他的特别才引起了人们关注。其实,对高中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的考察和运用才是面试的重要内容,这些试题可能就是高中平时考试中经常接触到的试题。

那么,综合面试到底考什么呢?以某年北大博雅的面试题为例:

如何看待“人生是桥梁”这句话?

有人说传统文化只剩下了“吃”,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针对现今教育提出:“请让你的孩子学会幸福的平凡生活”。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得技费慧a4b6科4c93术广8454995a网术东软4af5司点学优4e20上途元8bc5学49f3升件4182限方-量a125公

十年后的商业街会是什么样子?

请你分析一下北京上海的房价问题。

请你谈一下对“虎妈猫爸”的认识。

你认为中外文化差异有哪些?

你怎么看待城市化问题?

你对互联网发展有何建议?

如何看待微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关于治理雾霾你有什么建议?

大禹治水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如何看待中国申请冬奥会?北京申办冬奥会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谈一下你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认识?

你对“一带一路”的理解?

请用三个词概括中国传统文化。

怎么让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怎么把传统文化推向世界?

有人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而孔子却说有学生“朽木不可雕”。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其中既包括时事热点相关的问题,也包括当下社会价值取向的题目,还包括考察思维路径的题目。事实上,那些媒体用来抓人眼球的“偏题”“怪题”,并不能很好地概括自主招生面试考题的全貌,反而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导。

如果将综合面试的面试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时事热点类。例如:“24节气申遗”,“冬奥会”,“一带一路”等。这类题目往往以话题的形式出现,但不同的解读角度和观点立论仍然有明显的高下之别。

第二,价值选择类。例如:“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老奶奶摔倒扶不扶”等。这类题目往往与当下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考察学生对社会上某种价值取向的认识。

第三,自我评价类。例如:”你为什么选择XX专业”,“你最后悔的一件事”等。这类题目的考察重点在于学生对自身长处和短处、优势和劣势的自我认识。

件4182学49f3网术途4979-量a125广8454995a升优4e20上智公东慧a4b6费元8bc5科4c93术b3b8司点学有得5110高技费限方软4af5

第四,分析思辨类。例如:“A4纸的10种用法”,“A说和B说是否矛盾”等。这类题目也是很多媒体喜欢鼓吹的“脑洞题”,但分析思路才是考核的关键。

当然,这个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问题进行分类。明白分类的好处在于,理解这些看似漫无边际的问题其实都是有解的,而非虚无缥缈的考察“综合素质”或“脑筋急转弯”。

那么,到底该如何备考自主招生综合面试呢?

面试备考核心:了解社会,认知自我

综合面试的考察核心,在于问题回答。对学生来说,根本上提升问题回答能力,在于“了解社会,认知自我”。

四、考察基本能力

主要考察学生的推理、动手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之一。

◆ 了解社会:从时事热点切入

或许你已经注意到,当下的自主招生面试中,直接考察时事热点的题目已经不多。但时事热点仍然是你需要了解的重点。

对于那些直接考察时事热点的面试题,比如今年的热点“5G网络”、“乡村振兴”,往年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学生准备起来目的性更强,上考场“知道和不知道”的差距也最明显。

对于其他类型的面试题,尤其是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价值观更多元,不同文化之间碰撞更激烈的社会环境。

五、考察思维能力

思维水平的高低,反映一个人智力活动水平的高低。同样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思维能力反映出来。一些主考官会出一些脑筋急转弯、辩论,或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此来考察考生的思维灵敏度了随机应变能力。

比如近年来自主招生面试中出现的诸如“你认为谁更成功?成功有标准吗?”、“你毕业后打算留北上广还是回家乡?”、“是否选择幸福而平凡的生活”等涉及成功观、金钱观、善恶观和人生选择的问题,都和当下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去年的“十九大”报告,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素材,其中提及的“不均衡不全面”、“高质量发展”、“收入分配”、“经济转型”等等问题,都是理解当下社会非常重要的线索。

◆ 认知自我:专业理由无法回避

除了那些常考的问题,比如你的优势、劣势、长处、短处等这些比较“古老”的问题,一个你越来越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你的专业理由。

此前我们在QQ群里做自荐信讲座就反复说,不要回避你的专业理由。在许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中,考官常常会直接询问学生“为什么选这个专业?”

六、考察创新精神

优4e20上智是公软4af5网术件4182慧a4b6费有得5110高升8dcb4738学49f3习途4979技费限方元8bc5方-量a125司点学497c科4c93术b3b8fb0709cd广8454995a东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否成为精英人才的重要标志,也是各高校考察的要点。

考官想知道的是学生真实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或来自“百度百科”,更不是毫无根据的“感兴趣”或毫不自谦的“我适合”。

去年清华文科营的面试中,有个报考清华经管的学生就被问道:“你为什么不选择北大光华?”这绝不是个例,很多人也被问道:“你的理由用在其他专业也合适,甚至更合适,你为什么不去?”

七、考察对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每一年的高考试卷中都离不开对时事政治的考察,自主招生也不例外。如今的社会,关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收集分析信息是人才必备的素养。所以,在面试环节中,很多高校会针对一些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问一些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议题。

这都要求学生认真地反问自己的内心,发掘自己真实的想法,找到能说服自己也能打动考官的感受、思考和观点。

八、考察生活常识

几年前,关于刚入大学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折被子、不会洗衣服,生活难以自理而退学的新闻比比皆是。近几年,此类新闻虽然有所减少,但很多考生在生活常识面前还是"一头雾水",特别是这些生活常识背后的理论原理,而经他人一提醒就恍然大悟。各大高校对考生这方面也是相当重视的,面试中都不约而同的在生活常识这方面涉及了大量的考题。

例如:电磁炉上能用铝锅或玻璃容器加热吗?(北京林业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题)

九、考察道德判断和情感价值观

在中国的各大企业中,提到员工素质时常常会用一句话来总结——德才兼备,而且大多数的企业还要强调德在前,才在后,以德为重。企业培养人才如此,高校培养人才更是如此,因此,他们会常常出一些考察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判断能力和成熟度的问题。

例如:对“校园欺凌”有什么看法?(贵州大学2017自主招生面试题)

输得起和必定赢哪个更重要,谈一下你的看法。(北京大学2017博雅计划面试题)

虽然在面试中一些主考官提的问题看似难度很高,好像是故意刁难,其实,这类试题都是主考官在了解了考生的详细情况之后,根据考生的爱好和特长量身订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