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人体的三道防线比较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抗 原
1、定义: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2、举例:
病原体、蛋白质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异种动物血清等。
3、特点:
异物性: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抗 体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的化学本质:球蛋白
抗体的性质:特异性
抗体的形成:
抗体的分布:
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
免疫作用的过程(重点)
抗原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若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了只能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液免疫,后者成为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体液免疫过程
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细胞周期缩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2)反应阶段:
3)效应阶段:
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
细胞名称 |
来源 |
功能 |
吞噬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
B细胞 |
造血干细胞 |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
T细胞 |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
浆细胞 |
B细胞或记忆细胞 |
分泌抗体 |
效应T细胞 |
T细胞或记忆细胞 |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记忆细胞 |
B细胞或T细胞 |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
免疫缺陷病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反应: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病: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 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原: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习题练习
1. 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
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
优升点技4e73学科的慧公-元学afd47960途网件a893405f48a9有4cbc高东0101816b广限9c7c司软量西学
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
B
解析
麻疹病毒减毒形成疫苗,是大分子物质属于抗原,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故A错误;
初次接种该疫苗后,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发挥作用,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故B正确;
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迅速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 产生大量抗体,故C错误;
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D错误.
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 ②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 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解析
分析题图,能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故①正确;
红细胞能与抗红细胞的抗体结合,说明红细胞膜上有针对该抗体的抗原物质,故②正确;
分析题图,根据免疫失调症的分类可知,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故③错误;
吞噬细胞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免疫细胞,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C正确。
3.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并分别保存,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
B.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
C.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
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
A
解析
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而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大多数存在血清中,每种培养液应只能使一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率,故A正确。
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因为含有的都是抗体,不会产生免疫反应,故B错误。
不同的浆细胞都含有的是抗体不会出现免疫反应,故C错误。
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2种都会出现凝集现象,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