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世界地理之亚洲篇考点汇总

2019年01月07日 浏览:

1.亚洲的地理事象

a阿拉伯海,b阿拉伯半岛,c马来群岛,d青藏高原,e印度半岛,f温带大陆性气候,g亚热带季风气候。

2.位置与范围

3.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2)气候

①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②成因:所跨纬度在各大洲中最广,地形起伏大,使各地地面受热状况和干湿程度差异很大;巨大的面积和完整的大陆轮廓,促成了大陆性气候范围广大;巨大的大陆东临广袤的海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3)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4.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稠密: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

(2)多样的地域文化。

(3)经济发展差异: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其中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经济发展较快;西亚一些国家,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一 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

1.亚洲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1)气候类型多样

(2)影响因素

司有-元途点慧件升技东1a195cf0广公优限网的学软0c51科

①纬度位置:亚洲大致在10°S~80°N之间,跨寒、温、热三带,故既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寒带气候。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靠近海洋,受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形成湿润气候;中西部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从而形成干旱气候。

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海拔3 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综上所述,亚洲气候由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2.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的关系分析

亚洲河流特征深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具体如下图所示。

二 亚洲分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高考真题解析

[例2](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________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解析 第(1)题,气候资料②最冷月气温低于0 ℃,而昌都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于0 ℃,其他城市均为热带季风气候。昌都气温冬冷夏凉,主要原因是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第(2)题,湄公河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流域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降水季节变化明显,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湄公河流域雨季一般在5~10月,因此湄公河中下游最低水位一般出现在4月。第(3)题,湄公河流域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且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易发旱灾。严重的干旱会使中下游地区严重缺水,影响生产和生活;会使河流流量减小,挟沙能力降低,三角洲泥沙来源减少,海水侵蚀作用增强,使三角洲后退;会使海水倒灌,引起土壤盐渍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第(4)题,湄公河流域各个国家和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航运、旅游以及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为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既要注重经济发展,也要重视环境保护。

答案 (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件元优升41b9途点慧根科网的a645学49dc技884a广4efd学高-司b8e9限习公方有软0c51东1a195cf0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任选两条)

(4)旅游、航运、资源开发利用、安全、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思路

区域地理环境是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主要遵循以下分析思路。

(1)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

包括内容

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山河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

地形地势

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特殊地形等

气候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成因、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河流水文

河网密度、水系分布、流向、流量及变化、补给类型、含沙量等

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与分布、国际贸易等

(2)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

分析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并寻求二者之间的联系,用整体性的观点理清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明确区域的整体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