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54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司是元-慧有99ce学fdae9a4d件广限9d0f0290科西术升高技488c东1b362cc7途习公4821软优网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于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 “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 “接着讲”主要指连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讲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慧科西术元升高软43e0公482149a1司是限9d0f0290东1b362cc7优有99ce学fdae9a4d网得广途习技488c量件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 “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 “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答案】(1)D
(2)A
(3)B
元413e升高学fdae9a4d是有99ce30a9036c件软43e08ce0是科西术aaae038b8a3a点东1b362cc74846司是优习技488c量西a40aa032网得法慧广途习限9d0f0290-公482149a1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错。原文第二段“新子学……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三段“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故选D。
“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错误,根据原文信息“‘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可知,文章并不是要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故选A。
A.“互相隔膜”说法错误,两者之间,前者是后者基础。
C.“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的生成”说法错误,原文是“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D“逐渐过渡”说法错误,是“互相渗入”。原文信息是“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故选B。
故答案为:(1)D
元413e4196软43e08ce0是网得法937f升高习公482149a1学fdae9a4d是高途习得是广优习628f7063限9d0f0290上970e科西术aaae038b8a3a点661a量司是技488c量西a40aa03249f7慧-学件fae75400有99ce30a9036cad42东1b362cc74846
(2)A(3)B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难度不大,且错误明显。甚至不用仔细对照,D选项比较绝对化。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的能力。第一遍读的时候就应该在旁边注上每段主要讲的什么,段与段之间关系,论证方法等。这样这道题做起来比较容易。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一一对应来对比、判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