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的同学们率先上场,艺考之后接下来就要集中突击文化课,正好,推送一篇学姐的分享文章,看看她是如何在基础不那么好的情况下一步步实现逆袭的。
艺术生学姐吐血分享高考经历及使用干货
文/修情(南京师范大学)
学姐说: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转眼之间结束了大一第一学期的生活,也听到了很多学弟学妹艺考结束取得好成绩的消息,不禁开始回想半年前自己焦虑不堪学习的样子,真的是感慨万千——我的学校是专攻美术类的高中院校,所以高一高二的时候总有一半时间腾出来学习美术,剩下的时间本来规划地非常完美,是用来学习的,但碍于自己的懒惰与~咳~懒惰,所以在两年之内学习的知识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到了高三的时候就更加着急了呀,美术也没有学得特别好,文化知识又很拖后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个时候很喜欢刷某乎给自己灌很多鸡汤,也时常在半夜里偷偷为难以提升的美术成绩哭泣,现在应该有很多学美术的孩子和曾经的我一样烦恼吧?美术成绩不上不下,文化更是难以追上众人的脚步,每天在画室里不知如何是好,像受刑一般等待着艺考的到来。最后好不容易结束了奇葩的艺考,得到的成绩还好在意料之内(当然也包括有发挥十分优秀或者是失常的孩子们),开始追攻文化课的同时又开始对考什么样的大学有了初期的规划。
作为一个在暑假里以为自己考不上大学闷闷不乐几个星期,最后发现竟然被录取的学姐,在这里想要和孩子们多说几句啦。
勿忘初心,抱着希望前行。
刚刚结束艺考的孩子们会有一种落差感,难以适应突然砸上来的文化科目会令自己觉得希望渺茫,更有的人会想着等到成绩出来再思考要不要努力学习也不迟。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无论你的成绩是好是坏,都应该卯足劲去查缺补漏之才是。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我有切身经历。
考完试之后只想着好好休息,于是在之后一个月里一直处于躺尸的阶段,学校里上课也是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偷偷玩手机(这个行为真的很不好,请大家不要效仿)。就连几次大考也是随便考考。直到我的艺考分数出来——
太惨烈了。
这才清醒过来,想着要好好学习,但是已经力不从心。
幸运的是,即便是这样也没有放弃希望,让家长帮忙联系了家教,在接近高考的一个月内补习英语数学。因为本身就是学习文科的,所以语文方面基本上背诵过关,再看一些作文的素材便算是准备充分了。
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打开背单词打卡,等到中午家教老师来补完课再写作业,晚上再迎接数学的补课。
是的,那一个月我脱离了学校的课程。
其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学校里根本跟不上大部队的脚步。最后的冲刺阶段在大家都想法设法在难题上做突破的时候,我却连基础题都难以消化,所以选择了回家重新学习。
说实话一个月的时间真的不够,但是给我带来的帮助却不小。英语提高了三十几分,数学也提升了十几分。语文就更不用提了,以前连及格分都到不了,高考出来是全班第一。
讲述这些并不是为了让你在家中学习,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概念:高考这件事情,真的是如果你努力了,便看得到结果的。
不是经常有这样的话吗?
高考是你人生中最后一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事。
所以说不论你是文化生,还是正在追赶文化成绩的艺术生,都要勿忘初心,抱着希望去前进,因为未来的曙光就在不远处。
现在肯定有同学要问,那么究竟你是如何做到在一个月内成绩提升那么多的呢?
接下来就是干货分享啦。 (英语较多 )
1. 坚持背单词,有用!有用!有用!
这句话是针对所有考生说的。请不要觉得背单词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往往它能救了你的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在很多考试题来自四六级,还有一些像上海那样变态,出自《卫报》。
这个时候,常年背单词的优势便体现出来了。因为那些学术性的文章即便是被出题人修改过,还是会出现生僻字,那么如果你连考纲基础单词都看不懂,就更不要提那些又长又陌生的单词了,阅读文章做题和生嚼石头有什么区别呢?
有时候出题人不会修改那些又臭又长的学术性单词,而是会将前面的修饰词或者动词修改为考纲中的单词,这个时候如果你长期背诵单词,便一眼就能知道大致的意思,至少能理解它是在做什么,再去题目里面找答案是不是瞬间轻松了一些呢?
2. 坚持听听力,有用!有用!有用!
我们知道高考的听力朗读者是有点随机性的,为什么这么说,听我娓娓道来。
依稀记得之前做历届高考听力的时候,每一次朗读题目的人都不一样,语速音调阅读方式都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念题目会稍微快一些,停顿很短,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恐慌:“怎么听不懂呀?这都是些什么单词啊?天哪,我完蛋了。”还有的人念题目虽然很慢,速度很让学生满意,但是,口齿不清呀(这里并不是在攻击阅读者,当时考完试真的有很多孩子和我有同样的感受)。所以要在正式考试之前,做到让自己有底气。即便是再刁难的情况也能迎刃而解,而这就需要我们长期去训练自己的听力。
这里的听力不单单是指高考听力,也可以是BBC新闻,甚至你可以去听《生活大爆炸》《老友记》这样让你感兴趣的美剧片段,但是尽量不要去看字幕,听不懂的地方就多听几次,拿上纸和笔记录些句子,真的会让自己受益匪浅。
3. 收集作文素材,甚至是背诵作文模板,有用!有用!有用!
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语文作文。
怎么来理解呢?
现在的作文有很多是跟上时代脚步的,可能前不久发生的事情下一秒出题者就将其编进了试卷当中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作文功底好的人是丝毫不需要担心的,即便是不太熟悉的题材他也能巧妙地结合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出一篇好文章。可是这样就苦了像我这种有一点笨拙的家伙了呀。
我是怎么克服的呢?没错,就是收集素材,笨鸟先飞,强行背作文!
同学们打开某度搜索高考作文素材便会出现很多,这个时候就要选择自己需要的。比如说我就经常是打开某贝的每日一句页面包括某山词霸,将句子记录背诵下来的同时并加以分类,亲情类的归在一起,学习类的划上重点符号等等,还有很多四六级的模板,不要看是大学的东西,其实也可以拿来借鉴放到高考作文中去噢!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偷懒的小技巧,比如为了凑字数用最长的连词,类似于First of al代替Fitstl,Apart from that代替except,Last but not least代替finally等等,不仅在字数上符合要求还能为自己的语句加分。
与此同时也会留意很多满分作文,并不需要做到百分百全部背诵但是至少可以清楚记得这篇作文的流程,从何角度开始分析问题点出论点,又是从哪种角度开始解决论点的问题并且拥有一个完美结尾。这个往往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摸索的,并没有多少能提供的小技巧啦!
4. 数学公式不背白不背,有用!有用!有用!
这一类是针对于数学基础很差的同学们来说的。
我从小就和数学八字不合犯冲,看到题目更是脑袋发晕一片空白,可想而知在高考数学考试的时候有多么崩溃。 但是!我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就是因为我考前什么题目都没看,光背数学公式了。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数学菜鸟来说背公式已经很痛苦了!同时我又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方法,为什么呢。
因为数学的卷子前面的填空题和选择题总会有这样的题目——只要你拿出公式往题目上套便能得到答案拿到分。肯定有数学好的同学们觉得不屑,但是这对于我们数学差的人来说是能在考场瞬间救命并且提升自信心的事情呀!
5.实在不会答题,哪怕是去文章中找句子抄也必须漂亮地!全!部!填!满!
有很多同学遇到散文类的文章会很难理解意思,从而导致后面的阅读题也难以下手。老师们总说你多读几次就会了,还是会有同学说,我真的看不懂呀,怎么办?
确实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包括我自己有的时候真的看不懂散文揣测不到作者的意图和出题者的目的。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多年练字和从文章中找题目的习惯便派上用场了。
语文不像数学,很多东西几个数字就可以一笔带过。它需要大量的文字来阐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拥有一手漂亮的字是多么重要,想必我不用多说。但是都这个节骨眼上了再去练字,除非你真的已经很聪明,答题技巧也是一抓一大把,只差一手好字了。否则根本不可能空出时间来练习,那么就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字写得端正一些。
而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了怎么办?想必考生在考场中为了均衡考试时间肯定不会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我给出的方法是,有题目不会先空着!抓紧时间去做后面的题目以及作文,将作文大头牢牢握在手里之后,深呼吸几次再重新回过头来做阅读题。
还是不会怎么办?
拿起题目就到文章里找句子!找句子做什么?抄!
无论如何都要将整个题目的空挡填满,最怕的就是留一堆空白。
好啦说了这么多,也不过就是说了说我自己的个人经历而已而已,总结下来,还是要告诉各位同学们:千万不要放弃希望,一定要记得,我们与你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