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专题解析

2019年02月02日 浏览: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克里克: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流动方向)

中心法则图解

中心法则实质蕴涵着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中心法则的地位:是生命体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规律

1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从基因的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圆粒与皱粒豌豆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控制血红蛋白形成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变化

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

红细胞呈镰刀状

红细胞容易破裂,患溶血性贫血

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2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

总之:

a.生物性状主要是由蛋白质体现

b.蛋白质的合成又受基因的控制

所以: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假设: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影响。

结论: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区别

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基因、蛋白质和性状的关系

习题演练

1. 据图回答问题。

⑴此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法则。

⑵图中标号①表示______过程,②表示______过程。

⑶如果DNA分子一条链(a链)的碱基顺序是……ACGGAT……, 那么,在?过程中,以a链为模板形成的mRNA碱基顺序是____________,在这段mRNA中包含了______个密码子,需要______个tRNA才能把所需要的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上。

⑷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条途径:

基因通过控制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______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⑴中心

⑵DNA复制 翻译

⑶UGCCUA 2 2

⑷酶 蛋白质

解析

⑴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称中心法则。

⑵在中心法则中,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前两个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④.⑤分别表示逆转录和RNA复制,这些过程只发生在RNA病毒的增殖过程。

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G与C互补配对,可知以a链为模板经复制合成的单链DNA是“…TGCCTA…”,而转录形成的mRNA是“…UGCCUA…”,其中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因此该mRNA含2个密码子,因这两个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不同,故需2个tRNA转运所需要的氨基酸。

⑷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个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下列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类型属于前者的是:

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②白化病

③囊性纤维病

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A

解析

①和②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和④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故选A。

3. 请根据以下有关概念的相互作用关系图作答。

(1)下列数字序号所表示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②               ;③               ;

公8b95c3b9是ace1445c习科43092395学4430广aa234bed优量aa23根方有的升上慧-费得司元径技aae4途3b87网东限软件

(2)a表示 过程,b表示 过程,c表示 过程;c过程需要的物质有 (至少写出三种)等。

(3)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方式,下列属于间接控制的实例的是( )

①豌豆的圆粒和皱粒

②苯丙酮尿症

③白化病

④囊性纤维病⑤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 ①②③ B. ③

C. ②③ D. ③④⑤

(4)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这主要体现在①                ;②                 

(1)①mRNA;

②蛋白质(或结构蛋白);

③ 酶(或酶,激素);

(2)a:复制

b:转录

c:翻译 mRNA、氨基酸、tRNA、核糖体、酶、ATP

(3)A

(4)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性状的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