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如何正确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如何解决文化低俗化现象?)
国家:
(1)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2)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生产者(大众传媒):
个人: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2、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
(1)地位作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大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
(2)来源: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4)措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叔和话语权。
(2)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党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4、为什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決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4)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5、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6、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结)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3)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彰显文化自信,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