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改革:职称与退休金挂钩

2019年03月26日 浏览:

广升a57a8d1d件费费公学优e6037b68网科途根慧软-4587点元41fa东技限司有 教师职称有其积极的一面,很多教师为了评职称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主动担任主科教学任务、主动参加各种赛课活动等。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领导以权谋私比普通教师能更早评上职称、托关系走后门买名额、假证件、假论文作假风气盛行。提起职称,善于钻营者欢天喜地,埋头苦干者满腹牢骚,无论怎样看待,职称都是当教师的迈不开的一个门槛。

除了评职称过程有人为因素干扰,失去公平之外,职称受学校比例限制,也让一线教师很伤心。高老师是我校一名28年教龄的老教师,早就符合评高级职称的标准。但我校高级职称比例达到上限,名额已经满了。高老师只好一直等,要等到现有的高级职称教师退休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离开学校,或他们受到处分被降职称,学校才会分来高级职称名额,高老师才能参评。高老师已经等了很多年,眼看快要退休了,还是没有一个岗位空出,他已经失去信心,也渐渐消磨了沉下心安于教学工作的兴头。

马老师的遭遇和高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马老师评上中级职称5年了,可是学校10级岗位工资一直满员,所以,直到现在,马老师职称上属于中级教师,工资却依然是二级教师的工资。提起这件事,马老师就一直唉声叹气,却无计可施。

评不上职称有很多烦恼,评上职称就没有烦恼了吗?自然没有。评上高级职称,享受着每月比中级职称高一千多块钱的工资,还有各种按职称分配的福利,比如取暖费。评上高级职称,教师的一生就算晋升到了头,再没有晋升空间。既然这样,谁还愿意多担课、担主科?除非脑袋出了问题。所以,高级教师一般都不愿意在一线教学,都想退居二线,工作都很松懈。这种现象在各个学校频频上演,让中青年教师深受打击,造成新的不平等。

科途根限优e6037b68秀网446f司费软04160438学4839广习技4907公-4587点f41d慧元41fa有高升a57a8d1d东件费费

职称之所以历来为教师所诟病,是因为它与工资挂钩,却又不能代表教师真正的实力。靠钻营取得高职称,取得高工资,当然让有真正实力的教师不服。特别是一些根本不懂教学的所谓的教研员(说白了都是官二代),都是高级职称,而一些教学名声在外的好教师,却还是初级职称,这充分说明了职称制度的不合理。职称制度不合理,与工资挂钩更不合理。

更多教师认为,职称制度应该改革,职称不应该再与工资挂钩,应该拿工作量、工作成绩和教龄与工资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鼓励教师终身从教。

对于工资与职称挂钩的不利之处,网上这位教师的发言最具有代表性:岗位工资唯职称论,高级与中级、初级差距不小,甚至绩效工资中岗位津贴也是按职称分配,导致教师工资差距更大。相同教龄职称不同的教师之间月收入相差1000块钱左右,而且公积金、养老金、医保、职业年金差距也不小,以后退休金相差更大。所以说,职称与工资挂钩,是多数教师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