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汉字与书画:汉字与书法艺术;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命题规律】
从考查方式来看,近几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多以选择题为主,从材料形式上看,以文字形式为主,同时又以地图、图片、漫画、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从考查知识角度看,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近代以来的西方科技成就,特别是中西方科技的比较。
【命题趋势】
1.从命题方向上看,直接考查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和文学艺术成就,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的特点和科技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从热点角度看,要注意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与现代科技相关的因素;注意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现代价值教育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注意联系我国书法和绘画发展的历程,认识书法绘画与时代的变迁的关系。
考点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
(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原料。
(2)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概念阐释] 雕版印刷术
在版料上雕刻图文以进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画,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画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此后又先后出现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3.火药
(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是有关于火药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传播: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
(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轻巧识记] 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发展
西汉前期有纸张,东汉蔡伦又改良。隋唐雕版印刷术,宋代活字威名扬。一不小心炼火药,唐末军事试锋芒。北宋抵御辽夏金,此物派上大用场。指南仪器初司南,宋代指针助远航。四大发明传欧洲,封建主义被埋葬。
二、天文学成就
1.天象观测: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世界前列。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和哈雷彗星以及太阳黑子的记录。
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天体测量
(1)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 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
(2)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
(3)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三、算经与圆周率
1.先秦:春秋时期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2.东汉:《九章算术》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3.魏晋南北朝:南朝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4.元代:出现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四、古代农书
1.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
2.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
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五、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
东网方技4709公优量软元科9aa57cc3点慧-学件广途4768升5d8dfdf0有量限司 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
3.华佗:与东汉张仲景同时期的名医,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
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论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史论归纳】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
二、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认识
1. 原因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为其提供了重要保障。
(2)经济上: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
(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上: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续创造了条件。
(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
2. 认识
(1)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当然科技发展又会推动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
(2)科技能否发挥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这对我们今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考点2 书法和绘画
【主干梳理·知识自查】
一、汉字与书法
1.汉字发展
(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
(2)成熟: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时期出现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3)统一: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书艺历程
魏晋南 北朝 |
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 兰亭序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隋唐 时期 |
张旭 、怀素的草书;欧阳询、 颜真卿 、柳公权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
宋代 |
出现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追求个性而 忽略法度 |
明代 |
更强调 个性化 的创造 |
[易混辨析] 汉字与书法的区别
(1)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这始于魏晋时期。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
二、笔墨丹青
1.历程
(1)新石器时代: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源头。
(2)战国时期:出现用毛笔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
(3)西汉时期:汉代帛画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
(4)魏晋时期:文人画开始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其绘画理论是“以形写神”。
(5)唐代:唐代绘画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是吴道子。
(6)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民间风情画兴起,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7)明清时期:木刻版画成为小说的插图;出现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
2.特点
(1)既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又有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概念阐释] 文人画
也称“士大夫写意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
【史论归纳】
一、时代特征对绘画风格的影响
时代 |
画种 |
时代特征 |
绘画风格 |
魏晋 |
文人画 |
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 |
凸显个性 |
唐代 |
画种多样 |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
雍容华贵 |
宋代 |
文人山水画 |
重文轻武,理学兴起 |
注重意境 |
风俗画 |
商业繁荣 |
市井生活 |
|
明清 |
文人画 |
君主专制强化,商品经济发展 |
不拘成法 |
民间绘画 |
实用性、生活化 |
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突出特征
(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
(3)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审美价值。
软司-元限优量量途4768网方8555学技4709升5d8dfdf0c2d5公东广科9aa57cc3点有量慧件 三、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绘画不断融入外来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绘画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知识交汇】
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的原因(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 经济上:统治者固守农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致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2. 政治上:封建社会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对科技的束缚越来越重。
3. 文化上:明清文化专制进一步强化,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清代“文字狱”更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4. 对外: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科技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5. 科技本身: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注重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传播和发展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的形式相传。
6. 动力不足:中国古代科技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科技一旦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二、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造纸术: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火器的进步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四大发明传到欧洲以后,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有利于资产阶级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也加速了封建势力的衰亡,对于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