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专题考点突破

2019年04月15日 浏览:

核心考点一:货币理论

1.正确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①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②使用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③两者关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全面理解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价格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2)流通手段: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4.全面认识纸币

(1)纸币的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2)纸币的特点: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

(3)纸币的发行: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5.信用卡有何作用

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1)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考点二:价格理论

1.价格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有何影响?

(1)一般说来,某种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下降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需求量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电视、手机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软8dff科4afb途限高司元382a1a399a23东件4b2b公92c8网上学升费广ad6a优得学技量有慧的-

(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要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

②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何影响?

(1)调节产量。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降低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对其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对其使用量。

核心考点三:消费理论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3)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5)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6)公民的消费心理和原则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

2.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扩大消费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采取哪些措施?

(1)国家

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⑦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

(2)企业:

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个人:

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时政金句

主题一:价格改革

件4b2bb863a0c4元382a1a399a23慧的科4afb司-优得学581e网上技量东量费升费公92c8途广ad6a软8dff学有限高

1.价格改革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2.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实行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有利于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3.以合理的价格信号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撬动社会资本投资,以结构性改革的成效推动转方式、惠民生。

4.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实行居民阶梯价格制度。

5.同时必须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

6.积极稳妥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健全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主题二:提高消费水平 发挥消费作用

1.坚持消费引领,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坚持创新驱动,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

2.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破除阻碍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全国统一市场和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3.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以事业单位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服务业发展。

4.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

5.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完善和强化消费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

6.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引导企业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等有效供给。

7.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是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是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构建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